第6部分 (第2/4页)

。”说着命大丫鬟珍珠取了出来。

“那侄媳妇便代老太君谢过祖姑奶奶了。”终究是送与老侯爷夫人的,王氏也就未多客气,大大方方地收下了。王氏身边的大丫鬟杏帘听了,方接了那装着人参的锦盒。

说话间几位姑娘和未去学里的哥儿出来了,张王氏见几位哥儿尚小便问起了年岁大的哥儿,大太太便道几位大些的哥儿还在学里已是让人去请了。几人给王氏见了礼,王氏给了几位姑娘每人一对珍珠玉镯子,两面襄扇,五只各色绢花做见面礼。几位哥儿则是文房四宝一套,大太太见了那文房四宝,知道是沧洲有名的贡品价格不菲不说,一般官员便是有银子也是难得,暗叹忠顺侯夫人出手阔绰。

如怡见了王氏送的襄扇,做工那是顶顶精巧,与如怡前世所见的美人扇相差无几故如怡很是喜欢。

这边王氏自几位姑娘出来时便细细打量,待到如怡给其见礼时,只见这二姑娘身量苗条,气质如兰。又觉这姑娘似是与别个不同,期间便多多留意了些,后觉这二姑娘虽不及大姑娘美貌,然言行举止间透着一股清贵之气,隐隐让人对其所说所做之事深信不疑。想起其今年便将及笄,年岁上倒是与自己三儿相当,思量着等哪天寻了空再问问林大太太这二姑娘可曾定亲,心中计较着脸上却依旧笑道:“老太太真是好福气,而今儿孙满堂,真是让人羡慕。怪道家中老太君每每提到老太太,总说老太太是个有福的。”老太太听了高兴得笑出了声。

“老太太,几位哥儿下学了,正来给您和忠顺侯夫人请安呢。”一丫鬟进来回道。

“让他们进来。”老太太听说孙儿回来了,笑得脸上皱纹又深了几分。小丫鬟兰儿为几位哥儿打了棉纱帘子,进了屋还未来得及说话,外面小丫鬟又报,“老太太,忠顺侯爷与大老爷来了。”

“快,让忠顺侯爷进来。”老太太听了连声说道。屋里除了老太太,其他人便都站了起来。

忠顺侯爷与林侯爷先给老太太请了安,坐下后又受了其他人的礼,方与老太太说起了话来。

“半月之后便是太后寿辰,你们进京也走了好些时日,明日进宫请了安后,便好好歇歇。”老太太道。

“让老太太挂心了。此次太后五十五寿辰,算是小半个整寿,去年出了孝期,故带了夫人一同来贺。”忠顺侯恭敬地道。往年太后生辰,多是由林侯爷只身前来,故有此一说。接着又与老太太说了些德州老家的概况,他的夫人又说了一些较为详尽的德州趣事,听得老太太十分入神,不觉竟到了晚膳时分。

众人在老太太处用了膳,忠顺侯夫妇二人才由大太太引着去了他们的住处,这院子半月前大太太已命人收拾了出来,这半月来更是命人日日打扫,可说是干净得一尘不染。王氏看了心中满意,对着大太太又道了次谢。

太后寿辰这日,内外命妇按品妆扮后早早地便到太后的景华宫外候着等着给太后拜寿,待内命妇拜完了寿,外命妇方由内侍引着进景华宫觐见。这一日,各命妇家中凡是有及了笄的姑娘,皆可随家中长辈一同进宫拜贺。至于为何须得及了笄,宫人道是太后寿辰进宫贺寿者本就极多,未及笄前年岁还小不够稳重,怕不慎冲撞了太后及宫中各位贵人。如怡本还未过及笄礼,无需来此,可太后却是下了懿旨钦点其名,故不得不来凑这热闹,同来的各家姑娘倒是个个脸上喜不自胜,一副荣耀至极的样子。进宫那会如怡看了下四周情景,觉得这大历朝的皇宫除了与北京紫禁城一般极为宏伟庄重外,其它的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随着老太太等人进殿垂首与太后行了跪拜礼后,便被太后叫上前去问了几句话,就这功夫,已来了好几拨人前来贺寿,太后实在无暇顾及如怡,让身边嬷嬷取了见面礼与她,如怡便退了下来。

老太太由大太太服侍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