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2/5页)

那是一年前他还在学校的时候,当时因为张晨生日,邀请他外出聚会。临近半夜他喝得醉醺醺的从学校外墙翻进来,却因为醉得实在太过厉害,一不小心就掉在墙内小树林中的泥地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意外碰到了当时被杀害抛尸的张晗雨,直接导致他之后被卷入一系列的灵异事件之中。

而在这件事后发生的第二天,林珩却全然不记得当晚后来的事情。根据他失去意识前最后的记忆,他是倒在小树林深处的围墙下,而后来顾崎远来接自己的时候,却是在小树林的边缘发现的自己。这中间起码间隔了两百米的距离,这个距离放在平时当然不值一提,但当时处于醉酒昏迷状态下的林珩,却是很难办到的,并且,即使办到了,林珩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记忆。

林珩记得,当时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他还曾经狠狠的苦恼过一会儿,后来被南郁城的一句“梦游”给打破了所有的猜测。但是——时至今日,再次回想起来,林珩这才意识到,似乎……之前自己的推断有些过于简单。

难道……不是梦游?

林珩想起方才那个护士说的话:“……一边走路一边理衣服,说实在话,当时我们几个值班的姐妹还在讨论,说你气质挺好。”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跟简单的“是的,我那天晚上看到你了。”虽然表达的最终意义都一样,但细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护士的那句话说明了一个非常直白的道理。那就是——当天晚上从电梯里走出去的那个“林珩”是具有自我意识的。

这就排除了林珩是被操纵着、或是就像之前林珩以为的梦游这两种状态。因为一个被操纵、或是无意识在做着某件事的人,是不可能会做出这种细节性、并且带有个人意识的反应的。也就是说,如果林珩是被控制着走向桂琪的病房,那么他应该是面目呆滞的直奔目的地,而不会“一边走一边理衣服”,一个没有意识被操纵着的人,不会有“衣服起了褶皱不美观”这样的念头。

那么,对于上述的这种情况,就存在三种假设。

第一种情况是林珩被附身,然后由附身的生魂来代替林珩走到桂琪的病房。

这种情况林珩曾经经历过,因此实际上确实是有可行性的。生魂虽然是由怨气凝聚而成,但也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至于这种自我意识究竟有没有强大到活灵活现到表现得宛如一个正常人,这一点林珩确实无法肯定。但不得不说,这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猜测。

第二种情况是当时从电梯里出来的那个人根本就不是林珩本人,而是另外一个跟林珩外形十分相似的人,怀着某种不知名的目的在那个时间靠近桂琪的病房。

但是这种情况要求满足的限制条件实在太多,即使可以通过化妆来达到外型上跟林珩相似的这个目的,但实际执行起来的价值却并不大——至少目前林珩没有看出来这样做的特殊用意,因此他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后一种情况则纯粹是假设了。

林珩曾经了解过一些关于双重人格的信息,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十分少见,但假设林珩的体内存在另一重不为人知的人格,那么之前无意识的进入桂琪的病房、以及更早以前莫名其妙的从学校小树林的深处跑到小树林的边缘这两点倒是都可以得到解释。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双重人格是属于一种精神疾病,它通常会发生在创伤性人群的身上,往往是那些童年曾经受过难以忘记的挫折、打击的人,会在成年后压力巨大的时候逐步显现显现——但这种情况放在林珩的身上并不适用。林珩虽然没有母亲,但从小到大也算是备受宠爱,没有受过太大的打击,自然也就不至于会衍生出双重人格。并且,要唤醒另外一重人格的前提,也是需要在巨大的刺激下才可能会导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