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5页)
鼓乐之声渐渐平息下去,只有缕缕琴瑟之音与之相伴,更显得那箫音出凡脱俗,宛若云端仙乐。
李风云赞道:“吹得真好听,杏花楼的姑娘只怕没这本事。”
“哼,你也懂?”杜如月的声音有些酸溜溜的,“只怕是看见漂亮姑娘,眼珠子都掉下来了吧!”
说话间,木台上轻烟四起,那群起舞的女子突然散开,露出了站在中间的一名白衣女子,朱唇轻点一只青竹,原来吹箫的人是她,罗裙轻展,仙袂飘飘,轻烟围绕在她四周,不似凡间人物。
箫声渐渐平息,琴瑟之声也渐渐隐去,大堂之中一片寂静,众人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绕樑之音中,过了半晌,掌声才三三两两的响起,越来越盛,就连根本不懂乐理的李风云也拼命的鼓起掌来。
“啪”,公孙无忧收起了折扇,遥指着那白衣仙女,道:“她就是花解语,名满天下的牡丹花魁,流落凡间的花中仙子,出污泥而不染的西方净莲。
我公孙无忧,一生风流桀骜,能让我尊重,入我法眼的人寥寥无几,花解语便是其中一个。”
注1:都知,青楼妓子的一种,一般卖艺不卖身,也是最高等的妓子,主要组织聚会,陪伴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吟诗作画、弹琴轻歌,类似如今的节目主持人,只有那种才貌出众,博古通今,压得住阵脚,善于周旋的人才能胜任,既要懂得制造气氛,又要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
第六十章 花解语
世上有一种人,她天生便是美的化身,一笑一颦间就教人心生爱慕,举手投足之中风采顿生,与她在一起,心神宁静,如浴春风,惹人遐思却难教人起半点亵渎的念头。这样的她,只应永远捧在掌心,容不得半点玷污。
看到了花解语,就连杜如月也很难对她生起恶感,甚至起不了半丝嫉妒之心。杜如月不敢相信,在青楼之中,还有这样的世外仙子。
“好美女子,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杜如月忽然想起《洛神赋》中的几句,她本从来不相信世上有这般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只应存在于诗歌中,存在于画卷中。如今她相信了,公孙无忧说得没错,她是误入凡尘的牡丹仙子。“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小丫头,小丫头!”李风云轻轻推了她一下,“你发什么呆呀?”
“啊!”杜如月清醒过来,只听到莺声燕语传了过来。
“……这次花知筵的所得善款,我与嬷嬷商量过,将全部交由武当玄武宫掌门玉虚道长,用于赈济中原各处的灾民。
正值此多难之时,多事之秋,大家同属华夏苗裔,炎黄子孙,彼此唇齿相依,一脉相承,休戚相关,血肉相连,当同舟共济,相互扶持。
各位善长仁翁,都是忧国忧民之士,碧血丹心之辈,必不会吝啬区区钱财,济人于危难,解民于倒悬!”花解语朝楼上楼下的众人深施一礼。
画音刚落,一名公子站了起来,大声道:“既然花都知有中原百姓出力的心思,我等哪有不支持的道理,况且刚才都知一曲《江南花开》,犹如天上仙乐,人间哪得几时闻,又岂能以区区金银论之?
千金散尽还复来,在下愿捐出一百两,抛砖引玉,博诸位善长仁翁慷慨解囊。”
花解语谢道:“多谢李公子!”
李风云小声问道:“这个李公子是谁?”
公孙无忧答道:“他叫李中(注1),在南唐颇有才名,既非达官显贵,也非商贾富绅,他肯拿出一百两纹银,很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