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 (第4/5页)
摘取一点展开;就是经天略地的大文章;这微妙的调整;非体制已经登堂入室者不能。
而今开始;皇帝不于事;却可始终掌握国家大权;这正是龙气尚青的一部分原因;正寻思着;就听着下面有人?大声颂着。
“自皇上起兵;屡战屡胜;而自县中治政;就宽猛相济;薄征赋、减徭役、轻田税;使百姓安康;万业复苏;并且才是数年;仓廪渐渐充盈;精兵百万
“能有此基业;全赖皇上昼夜勤政;运筹帷幄;现在皇上应天受命;登基称帝;此是社稷和万民之福。”
“吾皇;真天子也”
“真天子……”叶青听了低语;许久;露出一丝微笑;眸子幽静。
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葛亮(上)
应武元年·洛阳
深秋;气候还是有些炎热;局部有些于旱;年景比五年前好多了;总还是能下几场雨。
城郊;阳光照耀在修葺一新的官道上;虽平整;但过于繁密的人流和车辆来往还是激起沙尘;同时催生了沿路的茶水行当。
高档一些是驿站官营的酒水店;一般就是民户支起的简单棚子;煮着凉茶和米浆;都是解渴的佳品。
一个骑着青驴的十五六岁的少年似乎犹豫了一下;环顾回周;遥遥望着太阳;它照耀着大地;把附近城市和村庄笼罩在光环下……
此时接近中午;远处有着霭霭的炊烟中;静谧中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太平盛世的气息啊
少年笑了;在挂两枚五铢钱做风铃的茶水棚;翻下青驴;叫了杯粗茶煮的水;咕嘟喝了滋润咽喉;又抛下几枚铜钱;声音清朗:“请问老丈;太學院可是就在附近?”
“你是说帝国太學么?”店主人的冀州口音有点浑浊;打量一下这少年身上的道服;笑着指点西面:“顺着柳荫河堤一路走;二十里就到了。”
这时路过的车队里;马车上的车帘微掀;显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目光扫过对方手中的粗劣茶水;声音阴柔:“看你这年纪;是太學院的新生吧?九月份就已开學;你这报道可是有些晚了……”
“家叔病逝;在下扶灵回荆州;一年服丧刚满。”少年如实说着;望向这少年;目光温和:“在下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敢问兄台是?”
“去世一年;荆北诸葛家?你叔父莫非就是今上潜邸旧臣诸葛玄?”这少年眸子一闪;敏锐判断着对方的价值;收起刚才刻意摆出倨傲;诚挚的说着:“叫我司马懿就可;我是太學附属學院學生;明年就会是正式的太學生了;诸葛學弟你是几年级?”
“我是四年级;也就是正式生。”诸葛亮跨上马;和对方并列行进;心中却一丝异样;自己与叔父随驾许昌时;听今上说起过此人。
此时诸葛亮已有些修行;目注司马懿一眼;但见本命悠长;隐隐有着贵气;却看不出底细;心中不由一动;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生出一丝莫名其妙的反感;于是暗中小心审察。
“……”司马懿无语一下;本能反应是不信;迅速思索后;发觉这三年并无此人印象;但看对方不是乱说话的人;不由抚掌说:“我猜诸葛兄是自荆州书院转學过来的?”
诸葛亮摸了摸怀里的;微微一笑:“这一年确实是在荆州學院;我的學籍一直挂在帝国太學的道院;还是今上在许昌初设道院时入學……
“今年刚迁移过来的道院;你是术师?”司马懿皱眉;心中生出一丝忌惮;故作好奇问着:“我想起一些传闻;你们这些术师真会呼风唤雨;阵图破军;奇功续命?”
诸葛亮笑笑不言;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谁也瞒不了谁;但炼气四层在身;自己更胜一筹;几句交谈看出对方的一些秉性;心中就已经不是很喜欢;更不可能泄露本院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