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 (第3/5页)

对徐州百姓而言;复仇后剩下只有悲痛;气氛悲切。

曾安定富庶这片土地虽不至残破;但在战争中折伤元气;人口折损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对生活着的人来说;伤痛需要很多年弥补。

但一切终归是过去了;刘使君击败了曹操;拯救了一州百姓;又在今晨起程上洛;传闻已有十几家响应讨伐董卓;天下或能安宁下来……百姓这样想着;这样企求着。

不过;同样有很多人知道没有这么简单。

应州下土的质化尚处初级阶段;但每一处下土本质上都由所在州封土积累而成形;应州质量居于中流;并不输于别州多少。

东汉光武帝开辟出兴旺學风;咬文嚼字古文流派尚没有成为主流;重视实用而的流派盛行;连带民智认识启迪进步;结合地方民气就产生特殊效果;滋养着人文;应运而生大批英杰;天地化生奥妙于此展现无遗。

气运红色以上的都必有一定凝炼的灵魂;意味着对世界有一定独立认识。

这些人虽不知世界由阴转阳的晋升在即;但世之晋升必有大劫;这些人本能觉出一种危险感;只往往将这警兆当作上洛前景的悲观预见——曹操撕破脸面先后攻打豫徐;讨董联盟貌合心离不难猜测。

仅有少数留名青史的人;这些英杰能感觉到会更多……相比地上人;他们只不过缺乏经验;缺乏体系认识;难以把握住真相而已。

真实世界对个体具有强大感染力;连看过的地上人都或久或短迷惑过;不是人人都可突破认识局限。

下土天道形成的封锁要是能混淆机变;圣人女娲要是能随意撬开地上人的脑壳观看信息;也不会找到抵抗江子楠夺舍的貂蝉;而又费心将她送到地上获取情报。

但感觉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人有时可以欺骗自己;却不能欺骗感觉……最多在力量作用下扭曲、阻塞、延迟了;而不会完全丧失;这便是许多人最后能清醒;除非这人已彻底被外来力量感召、吞并。

被夺舍而夭折的英杰无疑是不幸;余下的英杰无疑是幸运。

世界危机感的认知;足以士许多英杰做出奋起行动;克服障碍;做出一些不同历史上的选择……这一点不分阵营;却是许多地上人都料不到。

片刻;亭中脚步一停;转向主屋;书房窗内一盏明黄色的琉璃灯亮着——糜家新产品;在徐州甚至南面场州都很流行。

“吾儿还不睡?”老父陈畦听见开门声后这样问着;搁下毛笔;捧起新纸吹于了墨迹。

汉末的时风;崇新求变;是因天灾人祸连绵;寻常天人感应祭祀在灵气淡薄世界不可能成功;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古往今来谁都不是傻瓜;只是有些成功的改变历史;更多失败的消失在时间长河中。

陈登扫一眼洁白似雪的新纸;对于父亲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早已见怪不怪;这时只是屏退仆婢;恭谨一礼;说出在心中酝酿了几天的想法:“孩儿欲追随刘使君上洛。”

典雅的书房中一片沉默;良久;老人“呵”一笑;似、对儿子决定半点不意外;却问着:“吾儿组织全州屯田有着殊功;典农校尉三年历任既满;陶使君已准备表你为广陵太守;新到刘使君麾下未必就有此二千石秩位;能放得下

“屯田制度既成;又已过农忙时节;且徐州诸事既定;已无我用武之地。”陈登早有腹稿;坦然说着;他素来文武俱长;胆志过人;却不愿困顿一地错过大舞台的时机:“刘使君今奉献帝遗诏;此去必是龙入大海;赤运激荡;万变系于一时之机;我只担心其在讨董联盟中遇到麻烦;或可为三兴汉室添上微薄助力……”

他的话声一顿;回想着起前夜的天火流星;昨天的冰封河道;压下心中冲击;斟酌着说:“近年来天地异象颇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