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3/5页)
了去卖,或者干脆做中成药的加工,不过那样的投资比较大,而且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来说,还是建立一个中药材的种植基地最实际。”
方宝对中药市场完全不熟,但他知道樊洪举既然几年前都有了这种想法,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立刻一拍掌道:“好,不管行不行,先做起来再说,而且规模不能小,否则也没有卖家肯进来,四舅,你去算一下,弄一个大点儿的中药材基地需要多少钱,我马上给你,这事办起来,你就辛苦些,当这个基地的场长,如果有成效,我们再建中成药的加工厂,有工作做,村子里出去打工的那些人就可以回来,一家人团聚,照顾老人和小孩了。”
樊洪举是皇妃村少有的有见识的人,知道这是造福皇妃村子孙后代的事,而且自己这个侄子手里也有资金,便满口答应,说是一周内就可以算出需要的前期投入,尽快把基地搞起来。
这个基地一搞,村子里的那些妇女与中老男子自然就有事情做了,听着方宝这么快就拍板决定,大家是人人高兴,个个开心,纷纷来敬他的酒,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过去很看不起他的崔姓人,方宝并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便借着这个机会冰释前隙,和大家喝着酒,也不知喝了多少杯,渐渐的就醉得一塌糊涂,甚至是谁把自己扶回家的都不知道。
过了一周,樊洪举果然把前期投入的方案与预算交给了方宝,对于种植业,皇妃村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地多,就在天王峰靠近森林的那一块就有五百亩地,只要把荒草与荆棘除掉,就可以选择品种种植药材,五百亩的种植基地规模不算小了,但是由于那块地一直荒着,樊洪举去与崔大庆谈好了价,一年一万,承包五十年,另外再加上基本的设施与管理楼房,前期投入不超过三百万。
方宝匆匆看过了四舅的方案与预算之外,没有犹豫,立刻就转了三百万到他的帐上,让他全权负责这事,而樊洪举今年已经五十有七,能在有生之年为村子里积福造德也是心中之愿,在得到方宝的资助后,说想去一趟东北,考察一个全国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掌握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回来就可以正式动工了。
现在重庆局势未明,黑白两道的火药味儿甚浓,方宝当然不会回去趟浑水,听说樊洪举要去东北,立刻想起自己的“好兄弟”吴莎妮了,便说要和樊洪举同去,两人约好三天后启程。
。。。。。。。。。。。。。。
三天后,方宝便和樊洪举出发了,樊洪举的确并不是盲目的就跑去参观人家的药材基地,而是在吉林那边有一位过去一起学医的朋友,目前正在担任一家叫做“中康药业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而这“中康药业公司”在离吉林市三百公里外的一个叫花屯子的小镇就有一个药材基地,占地上千亩,种出的药材除了供本公司制药用之外,还销售到了国内甚至国外,是做得很成功的,樊洪举这一趟去就是请教经验。
从成都乘飞机到了东北的吉林市,还好正值盛夏,吉林的天气不至于让两个南方人不适应,由于有事,在市里只住了一晚,便租了一辆车去了那花屯子镇。
去花屯子镇的道路是很平坦的,先走了两百多公里的高速路,然后进入支路,不过也是大道通衢的国家一级公路,从上午九点出发,中午还在路边吃了饭,下午…钟的时候,就到了花屯子镇,而那药材基地离着镇子还有五公里。
到了“中康药业”的药材基地后,樊洪举的那位朋友已经在等着他了,这人叫做刘河,和樊洪举差不多大,是米阳县城的人,不过到东北已经工作二十几年了,而且在这里安了家。
由于是老乡加朋友的关系,这刘河非常的热情,先带他们进了基地,到接待客人的小宾馆住下,晚上请他们喝了一顿酒,到了第二天,就陪他们参观基地的建设以及药材的种植情况,由于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