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頁 (第1/2页)

「奴婢不敢!」琳琅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

「你!……」太平公主氣煞。

「算了。」薛紹將太平公主輕輕放到地上,說道,「她們也職責所在,擔心你的安危。有這麼忠心能幹的屬下,你應該高興才是。」

「胡說。」太平公主忿忿的翻著小白眼瞪了薛紹一眼,低聲罵道,「我看你是憐香惜玉了,生怕我欺負了她們吧?」

薛紹苦笑,「歸根到底,她們不都是你的人麼?也是我們兩個未來的家臣。」

這話聽得太平公主略略舒坦,她的臉色好看了一些,瓮聲道:「駙馬都給你們求情了,起來吧!」

「謝殿下,謝公子!」琳琅雙雙起身,但不敢抬頭來看太平公主。

「哎,掃興!」太平公主悻悻的跺了跺腳,「回去,回去了!」

琳琅連忙上前來給整點衣飾,又動用隨身攜帶的香粉之物重新給她補了妝容,一行人方才離開小湖回到車駕隊伍。

薛紹選擇了騎馬,車駕繼續前行。

昭陵距長安百餘里,車駕走得並不快,天將黑時方才抵達。陵寢有專人戍衛管理和負責接待,太平公主這樣的大人物在駕到之前,早就有人前來先做準備。因此飲食起居等事全都不用薛紹與太平公主操心,只須安心下榻便是。

次日清晨薛紹刻意起了個大早,先行參觀了一下昭陵。在21世紀,薛紹曾在網絡上見過一些昭陵的照片。在一千多年後,被人盜掘的昭陵早已面目全非。

今日,薛紹算是一睹昭陵真容了。

唐太宗的昭陵,開創了大唐帝王依山建陵的先例。起因,據說是李世民的元配妻子長孫皇孫逝世時曾說要「薄儉而葬」,因此選擇了山陵開墓。整個昭陵大陵寢占地約有兩百平方公里,山中仿造長安城的式樣建了陵寢,後來陸續又有一百多位臣子或是異族的酋長陪葬。

薛紹的父母當年先後客死房州,靈柩扶回長安之後,就陪葬在這裡。

現在,太宗昭陵已經被看成是神明顯靈之地。大唐甚至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臣民有冤屈,皆可到昭陵哭訴。將士們凱旋歸來,獻俘儀式也常在昭陵舉行。但凡有國家朝廷有重大決策或是祭祀一類的活動,都要先來昭陵進行祭祀,就像是在「請示」已故的太宗皇帝。

由此可見,當今皇帝李治的父親,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在逝世數十年之後仍然在大唐子民的心中占據著不可取代的神聖地位。

一一看過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魏徵、秦瓊、尉遲敬德等人的陵墓,薛紹走到了昭陵的正陵之前,仰望。

恢宏磅礴,大氣壯觀。

薛紹其實沒有太多的心思遊山玩水,他更多的是抱著一顆「懷古」的心來瞻仰這些歷史名人的陵寢。曾經,他們都在弄潮天下、叱吒風雲,彈指間千軍萬馬灰飛煙滅,換個人間。

可是現在,他們都已經和一抔黃土合為一體,生前擁有的任何財富、權力和美色,都無一能夠帶走。哪怕這座昭陵之中有著一座神似長安的城厥和足以富甲天下的陪葬品,黃土也終究只是一抔黃土。帶不到陰間,也帶不去來世。

唯一留下來的,是他們事跡和名聲,是對後人的影響與後人對他的評價——可是這些,已然化作一抔黃土的那些歷史名人們,自己知道麼?

站在昭陵正陵面前瞻仰了片刻,薛紹油然感覺到了一股歷史的滄桑之感。

人生不過如此,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既然自己生在了這樣的一個時代、處在了一個歷史的漩渦之中,只須憑著良知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如何對,如何錯,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看來,有著不同的評判。何去何從,或許只能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樣,「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