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頁 (第1/2页)
朝會開始了。
一番既定的開場陳辭之後,裴炎與薛元超等幾位宰相相繼提出了一些軍政之事,讓群臣公議各自發表意見。薛紹對這些事情插不上什麼言,但學會了一些朝會禮儀。比如群臣爭相提出意見時,那情形有點像是現代的學堂里上課。有意見的舉起手中的笏板來,由殿中侍御史指定了誰,誰才可以發言。宰相表態之後二再有了明確批示,相關部門的大臣還得將做筆記——將要點記得笏板之上以免遺忘,回去之後還必須得要執行的。
朝會過半,薛紹仍是一言未發一字未記,感覺自己就是來打個醬油的。
這時,一直罕有言語的李治說話了。
「朕也有一事,要宣布。」
眾人都聽清楚了,李治說的是「宣布」,而不是讓群臣公議。
「請陛下明示。」群臣一同拜道。
李治說道:「薛仁貴,何在?」
「老臣在!」一個蒼老而洪亮的聲音響起,鬚髮銀亮蒼蒼的薛仁貴站了出來,身上穿的是青色的八品小官的官服。
「薛愛卿的大名,想必在座的諸位都是如雷貫耳;同時,薛愛卿戎馬半生為大唐立下的赫赫戰績,也是四海皆知標秉史冊。」李治說道,「以往的事情,朕不願再多說。朕現在想要宣布就是,朕要再一次的重用薛愛卿,並將我大唐北面的國門托負給薛愛卿!——薛仁貴,你敢接旨嗎?」
「老臣仍像四十年前一樣,願為陛下、為大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薛仁貴跪了下來,聲音有些嘶啞,顯然是老淚縱橫了。
「那好……薛愛卿,你聽好了!」李治深吸了一口氣,或許是中氣不足或許也是有些激動,他說道,「朕要恢復你平陽郡公的爵位和上柱國的勛官,並封你為左領軍衛大將軍兼任檢校代州大都督,總領朔代雲三州兵馬和北疆防務!」
「老臣……」薛仁貴以頭撞地哽咽難當,好不容易擠出一句,「謝陛下天恩!」
「快,快扶老將軍起來!」李治連忙說道,左右伺候的殿中侍御史連忙上前將薛仁貴扶起。
對於薛仁貴的任命群臣無不驚愕,薛紹也有些驚訝——官爵封到了郡公,對臣子來說就差一級「國公」就要到頂了;「正二品上柱國」則是勛官的最高級,這無疑是一名征戰沙場的武將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三品左領軍衛大將軍,這是除了一些不帶兵的虛職之外,武將所能獲得的最高級別的職事官。當然最重要的是坐領三州兵馬並總領北疆防備的「檢校代州大都督」這個官職,幾乎就相當於裴行儉當時率軍出征時擔任的「行軍大總管」一職,差別只在於一個是和平時期的「大軍區總司令」,一個是前線的「作戰總指揮」。
李治沒有食言,他是真的重用了薛仁貴,並且將整個大唐的北面國門完全託付給了薛仁貴!
「薛楚玉、薛訥何在?」眾的驚愕未定,李治又出聲喚道。
「臣在!」
兄弟倆一併站了出來,讓大家感覺有些反常和奇怪的是,薛仁貴的嫡長子薛訥穿的是七品官的綠色官服,而庶出的第五子薛楚玉,則是一身兒緋色的五品官服。
這時眾官員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個問題:就因為一場北伐,薛楚玉跟在薛紹身邊立下了奇功並被裴行儉重用和舉薦,從此,原本只是羽林軍中一介小小隊正的薛楚玉,青雲直上做到了五品郎將;而薛訥當時沒有參與北伐,任憑他是名門嫡長子,七品城門郎還是那個七品城門郎——看來跟對了人和做對了事,遠比出身和嫡庶要重要得多啊!
「虎父蔫能有犬子,朕命你兄弟二人,同去代州輔佐你父,鎮戍北疆!」李治當眾宣布,「你二人的官職任命,朝廷不日即將下達。」
「臣,謝陛下天恩!」兄弟倆也一同跪下了,謝過皇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