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这里,我们就要从五行与颜色的关系说起了。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在中国古代逐渐被抽象为哲学的概念,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别用五行来分类和认识。颜色也是如此,首先颜色被分为五个基本的类别。继而五色被五行规范分类,就是青色与树木的颜色接近,所以属木;红色是火的色彩,所以属火;黄色与土地的颜色接近,所以属土;白色为部分金属的色彩,所以属金;最后将黑色与水对应,所以属水。五行之间依靠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彼此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比如相生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克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这种联系中,看似五行中都有自己生的事物,也都有自己克的事物,好像五者是完全平等的关系,但实际上,这五行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中国是农耕国家,土地是立身活命的本钱,所以“土”的地位比其他四行要高,占据着主导之位。中国古代的很多重要理论中都反映着这种思想。所以,在五行规范自然万物之后,但凡与土结合,或属于土的事物,就高于其他事物而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来,五色中就以黄为贵,数字中就以5为贵,脏腑中就以脾胃为贵。所以西汉政治家贾谊在上疏给汉文帝的改革方案中就建议“色尚黄,用五数”。而中医理论中,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就是这一哲学思想的延伸。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学会吃肉

肉向来是中国人饭桌上备受宠爱的食物,中国人素有“无肉不成席”之说,很多人对肉食的偏爱远远超出蔬菜、五谷。肉食同时也是西方人的主要食品。中国人的肉食来源很多,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中的海生物,无不作为肉食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人对不同的肉类,有不同的烹制方法,牛肉常与番茄、萝卜同炖,炖猪肉要加茴香、花椒等大料,鸭子常烤食,鸡肉常熬汤,海鲜要蘸姜汁食用。这些不同的烹制、食用习惯后面隐含的道理究竟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解开这些问题的谜底。

肉类确实同植物类食品以及药物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内经》对肉类食物进行了五行归类,认为牛肉为甘、犬肉为酸、豕肉为咸、羊肉为苦、鸡肉为辛。牛肉甘味故入养脾,狗肉酸味故入养肝,猪肉咸味故入养肾,羊肉苦味故入养心,鸡肉辛味故入养肺。当然,这种性味并不一定是用口舌可以直接分辨出的味道,更多的是古人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性情特征,以及在对疾病的不同作用,不断地体会、总结出来的。

中国人经常食用的肉类食物,包括飞禽类、牲畜类和海鲜类等。虽然动物类肉食多属于温热之性,然亦有部分为寒凉之品。在食用时,有的吃了大补气血,如母鸡等;但有的则易于伤人,如螃蟹;有的阴虚体质适于食用,有的则阳虚体质适于食用。因此,在食用之前,最好能辨别清楚其寒热之性。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经文可以让我们对肉类食物的寒热有一个轻松鉴别,这句经文是“阴静阳躁”,即安静少动的,多属于阴性、寒性、凉性,躁动多动的,多属于热性、温性。我们细究一下,其实多数肉类均符合这一规律。

禽类

凡山珍、飞禽,多是热性、温性的,因其善飞善动的特性,造就了其属阳的特征。根据古代本草记载,禽类中只有鸭肉与鹅肉质偏凉,这可能与其常年生活在水中有关。

据史书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一功臣徐达,就是死于发疮之后吃鹅肉。徐达从二十来岁就追随朱元璋,在很多重要战役中都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为人光明磊落,行事小心谨慎,深受朱元璋赏识。然而,自古伴君如伴虎,在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