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3/5页)

学的倒是很快,学会了这个,顾错又找了一段木头放在桌子上让弘晖画,为此顾错还贡献出一支铅笔,弘晖倒是很有绘画天分,顾错随意指导两句,就跑到一旁坐着发呆,没想到弘辉倒也画的像模像样,顾错心中暗喜,这个学生还是很聪明的,教起来也很轻松,就是不知道他能活到几岁……

一想到这个顾错心里就不是滋味,看来有些事情知道了结局反而不美,这么小的孩子被逼着学这学那,没有快乐的童年也就罢了,还早早的就死了……顾错决定要尽可能地让弘晖活的快乐些。

看看时间还早,顾错就跟弘晖说要跟他合做一个孔明灯玩,弘晖一听大为兴奋,跑前跑后的张罗。孔明灯顾错小时候倒是玩过,可惜清朝没有那样现成的材料,只能做一个简单点的。

顾错教弘晖用竹篦编成一个圆柱形,然后找来窗户纸把这个圆柱形糊成灯罩状,底部的支架也是以竹削成的篦组成,上面固定住十几个一寸多高的小蜡烛。

顾错边做孔明灯边给弘晖讲孔明灯的来历,相传孔明灯是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平阳被围困如铁桶一般,无法派兵出城去求救,诸葛孔明看了风向,就制做成这种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后来孔明灯被蜀国的将士捡到了,诸葛孔明成功脱险。

弘晖听得两眼亮晶晶的,拉着顾错到院子里去放孔明灯,其实做孔明灯的关键第一就是材料要轻盈,第二重量要均匀,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孔明灯一般都会升上天空。

此时天已经不早了,太阳虽然没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弘晖急着看孔明灯,顾错想着早点放完了也好回家,师徒俩目标一致,乐颠颠的来到院子,弘晖身边的小顺子很是机灵,不用吩咐就拿来了火折子,点着蜡烛,过了几分钟,孔明灯缓缓地飞上了天空,顾错因为怕引起火灾,把孔明灯下面栓了一条放风筝用的线绳,弘晖高兴地又蹦又跳,却蓦的问了一句“你说孔明灯为什么会飞上天空?”

“这个很简单啊,蜡烛一燃烧,它周围的空气温度就会升高;温度升高了孔明灯内空气的密度就会减小,排出了孔明灯中原有空气;自身重量也变小了;周围的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孔明灯给托起来了……”

弘晖眨着眼睛“顾先生,你说的我都不明白!”

顾错挠了挠头,她以前因为生病,一年到头坐在教室里的时间还没有躺在病床上的时间多,物理学学的自己都一知半解,如何来教别人?一时半会儿地她还真的解释不清,赶忙转移弘晖的注意力,说道:“等以后咱们可以做一个大一点的孔明灯,在孔明灯底下寄上一个大筐,咱们坐到框里,孔明灯就能把咱们带上天空……”

弘晖高兴地大嚷“真的行吗?那可太好了!”

却听见身后一声大喝“不准!”弘晖回头一看,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儿子见过阿玛,阿玛吉祥!”

顾错激灵灵打了一个冷颤,天哪,这是……四阿哥回来了?顾错腿有些发软……

第二十九章 稀世珍宝

顾错缓缓地回过身,面前站着一群人,最前面站着一个二十四五岁的男人,长得和十四阿哥有些像,白净面皮,目光深邃,正不错眼珠的盯着自己,嘴角有力的抿着,好像正一肚子怒气……

他就应该是未来的雍正皇上、现在的四皇子胤禛吧?顾错不停地自我安慰:不怕不怕,他现在还不是皇上呢!传说中的血滴子他也未必有;就算是有,也未必就摘了我的项上人头……再说了,我刚才的话都是真话,虽然听着有些匪夷所思,却绝不是骗小孩子的把戏,热气球确实能把人带上天啊!可惜这话顾错不敢说出声,四阿哥自然听不见。

戴泽和邬思道在一旁看着顾错傻呆呆的站着也不知道行礼,内心焦急,一个劲儿地使眼色,可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