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部分 (第2/4页)

官方或半官方的联系。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已经快速的取代法国。成为波斯湾和中亚地区仅次于英国的利益攸关国,经济输出上更是数十倍于经济窘迫的大英帝国。

杨秋利用经济、文化和贷款等方式加速向西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时,莫斯科也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旗依旧在高高飘扬,但看在各国大使的眼里。这面旗帜曾经带给他们的恐慌和担忧正在慢慢褪色。虽然《真理报》和《红星报》还在不停的鼓吹,但阿富汗失败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即使秘密警察遍布各处,也挡不住普通苏联人一边喝偷偷藏起来的白酒,一边谈论战况。

克里姆林宫的军事会议上。被誉为大清洗后莫斯科三驾马车的斯大林、日丹诺夫和加里宁全都面色难看,他们旁边坐着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两位元帅,还有被召回的沙波什尼科夫大将、莫托洛夫和贝利亚等人坐在左边。

贝利亚悄悄看了眼脸色发黑的斯大林。暗暗打定主意今天要少说话。不过话说回来,斯大林也的确是有理由愤怒。一场失败其实不可怕,丢掉五万士兵也不会让已经超过300万的工农红军伤筋动骨,只是这场失利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不仅震动国内,让那些反革命贩子蠢蠢欲动,还严重挫伤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

如果不是南线还在控制中,现在甚至已经可以宣布失去被认为亚洲最后希望的印度gc党了!

要知道现在战争规模还被双方默契的控制在阿富汗这个小圈子里,如果按照此战的表现,一旦全面开战,漫长的东方战线还能挡住敌人吗?中**队能克服阿富汗山地后勤,就不能克服天气障碍?更让斯大林气愤的是,昆都士战役中除了常年驻守在外的71师和争夺城市时表现不错的朱可夫57师外,其它部队根本就没一点斗志。尤其是耗资巨大组建的第36摩托化步兵师,更是才打了几天就举手投降!要知道,整个东方战线也只有三个摩托化步兵师,36师曾被认为是仅次于坦克师的绝对主力!可就是这个绝对主力,在巴格兰白送给对手一百余辆坦克,三百多支机枪、上百门大炮和六百多辆卡车!!

除了对红军作战能力下降的怒火外,中国国防军优势的技术装备更是让莫斯科隐隐发寒。安装70毫米炮的中国新式坦克一出现,就将十年来制造出的两万多辆bt5、bt7和t26等坦克全部扫入垃圾桶!而“化蛇”战斗机,更是让苏联的伊…15和伊16成了靶子。在坦克师的编制和战术上,国防军也展现出非常高的造诣,说明对方研究坦克和装甲作战的时间,要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还早!这种技术上的巨大劣势是无法迅速弥补的,所以更让每个人心头都沉甸甸的压了块大石。士兵能招募,苏维埃的精神可以振作,但总不能让士兵们用木棍去对付子弹吧?

在座的人原本都以为,工业规模已经居欧洲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虽然进展缓慢但好歹在进行中的苏联肯定比白手起家的中国发展得快,最起码也是持平。却没想不知不觉中人家已经建立起了巨大的技术优势,这些技术即便是放在英美都毫不落后。要知道!苏联即使经历数年的内战和清洗,却依然保留下了数十万接受西方工业教育的知识分子,各类学术学科人才超过十万,技术工人一百余万,还有沙俄留下的五百万吨钢产量的底子。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只有寥寥几千所谓的洋务留学生,几家利用欧战各国援助建立起来的工厂,识字率连苏联最偏远的地区都不如!

所以这个耳光打得太响了!提出工业强国,提出五年计划。创立举国工业体制的苏维埃却比不上目不识丁白手起家的中国,将来还怎么直接对抗更强大的英美?这种挫败就像是登上一座高山,自以为站在世界最高峰,呐喊高呼兴奋雀跃时,却突然发现远处居然还有座更高的山,山上的人仰着头,对着你吐出四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