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5页)
撒,同时也是圣索菲亚教堂的最后一次基督教盛典。
完成这激动人心的仪式后,君士坦丁十一急匆匆地返回皇宫,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宫。他先是表达了对忠诚的臣仆的感谢,并对自己以往的过错道歉。之后,他骑马沿着城墙走了一圈,鼓舞士兵的斗志。这点和他聪明的劲敌穆罕默德一样,他们俩在相同的时间做着相同的事。
夜深了,城内静悄悄的。在这片死寂中,拜占庭上上下下几千人都心神不宁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同时也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决定生命的最后时刻
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决斗,拜占庭胜则存,败则亡。而将拜占庭推入深渊的,竟是一扇敞开的小城门。
拜占庭最终还是没能看到灿烂的太阳。凌晨一点,穆罕默德一声令下,如潮水般的土耳其士兵涌进了拜占庭。
在大旗的引导下,数以万计的土耳其士兵高呼“真主”冲向城墙。顷刻间,云梯、绳索、铁爪篙,武器和士兵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咆哮着扑向拜占庭的城墙。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高亢嘹亮的军号声、尖锐刺耳的铜钹声、震天动地的炮轰声,以及催人奋进的鼓声和笛声等,再加上人群的高声呐喊,所有高分贝的声音在这一刻汇聚成一股力拔山河的强劲声浪,似乎能将城墙震倒。
为了确保攻城胜利,穆罕默德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他第一步派出了一支英勇的敢死队,他们完全没有作战经验。从表面上看来,这个计划似乎欠妥。但穆罕默德自有打算:只有先使拜占庭守城人员精疲力竭后,再派出精锐之师,才能轻而易举就取得胜利。这个计划可谓天衣无缝。
半裸的敢死队率先登上城墙。周围一片漆黑,他们带着几百架云梯拼命往上冲,发疯似的爬上城垛和稚堞。但如果没有盔甲的装备,肉体根本就无法抵挡从城墙上丢下来的数不清的箭镞和石块。很快,他们就溃败了。他们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地被击落。在他们身后,是土耳其的主力军,也就是将他们推到死亡边缘的人,他们不过是替死鬼罢了。
由于敢死队战斗力比较薄弱,以及地理优势,这一回合拜占庭人暂居上风。但无可否认的是,穆罕默德的战术发挥了效用。守城的人全副武装,穿着沉重的甲胄不停地迎战,非常疲惫,于是有的轻装上阵,甚至还有人索性半裸。这时,土耳其人又故伎重演,再次使用人海战术发起猛烈的进攻。拜占庭人只有区区8000人,根本就不是土耳其15万大军的对手。他们只能采用游击战术,时不时地变换反击的地方,到处跑来跑去,非常疲惫。在这种情况下,拜占庭人体力透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对此刻的拜占庭人而言,要想战胜敌人,首先必须战胜疲惫不堪的他们自己。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拜占庭的悲剧(13)
战斗已经持续了两个小时,天也逐渐亮了。就在拜占庭士兵的旺盛精力几乎被消耗完时,土耳其的第二批士兵现身了!
与上一拨进攻的士兵所不同的是,这次是由向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安纳托利亚(现土耳其的亚洲部分——编者注)人组成的第二梯队。他们穿着网状的铠甲一窝蜂地涌上城墙的架势,顿时使拜占庭人阵脚大乱,惊魂失色,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刚上战场的土耳其攻城士兵则个个生龙活虎,并且在数量上也占绝对优势。再反过来看看拜占庭守城人,他们奔波于各个突破口之间,身心疲惫。战斗结果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土耳其士兵再次被顽强拼搏的拜占庭战士击溃。之后,穆罕默德不得不亮出他的撒手锏——土耳其近卫军。
土耳其近卫军由全国的士兵精英组成,而这些精英中的精英,就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中流砥柱,他们在当时被称为全欧洲最优秀的军队。这次,穆罕默德亲率12000名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