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3/5页)

,人事部的生杀大权主要还掌握在金自立的手中。

据说金自立原是内地一家政府机关的秘书,因为郁郁不得志才一气之下来了深圳。在官场中混过的人,自是溜须拍马,八面玲珑,他把政府机关的那一套照搬照抄到公司里来了,对上级趋炎附势附势,对下属颐气指使,这让我越发对他厌恶了起来。

更让我厌恶的是,他有一句经典台词:“跟个民工似的。”

每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想反击他一句:“别以为你不是民工!”

在很多人印象中,民工就是那种满脸灰尘、一身泥巴、说话高声大气的建筑工人形象。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民工“是指那些持农业户口而从事非农业生活的人。简而言之,只要是农村户口进城务工,便是“农民工”。

不可否认,很多农民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因为缺乏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只能从事一些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这种工作环境通常都很差,甚至有人嫌他们穿成这样影响市容。但这些,是历史遗留的产物,并不是他们的错!

对民工的嘲讽与其说是看不起他们的农村户口,看不惯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倒不如说是看不起他们工作的“低贱”,这种“低贱”来自于他们恶劣的工作环境,来自于他们不修边幅的衣服,来自于他们低微的改入,来自于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歧视。在这种歧视下,任何一个收入不高的人,就算不是农业户口,也很可能被称为“民工”。

即便是城镇户口,只要没有大富大贵,在那些开奔驰、宝马的人眼中,同样也会说是“民工”!

但他是上司,我只好将这话强咽了下去。

419。

在不久以后发生的“童工”事件后,我对他的厌恶简直达到了顶峰!

“童工”事件发生得很突然。那天早上,我忽然接到苗先婷的电话:“快叫张声洋来普工招聘点,很多学生家长围在这儿。”

但张声洋正刚被相本叫进办公室,我只好去找金自立,焦急地说:“苗先婷打电话说很多学生家长围在普工招聘点。”

我以为他肯定比我还着急,没想到,他不慌不忙地说:“这点小事还找我?你们招聘组的人真没用!”

我气得不行,害怕说出不该说的话来,赶紧退回自己的座位上。

不一会儿,金自立却把我叫过去:“去找苗先婷要档案柜的锁匙,把半年前进厂的那批学生的档案全部找出来。”随后,他说了河南一所电子中专学校的名字。

普工招聘点门口聚集十几个河南人,这些人有男有女,年纪都在三、四十岁,脸色红黑,衣着土气,有的还穿着黄绿色的解放鞋,个人是一别标准的中国农民形象。在他们身边,还有七、八个身材单薄的男孩女孩,这些男孩女孩神情茫然,要不是他还穿着樱之厂的工衣,我真怀疑他们有没有超过16岁。

我的怀疑很快得到了证实,家长们这次千里迢迢从家乡赶来来,就是因为这些孩子还没成年,外出打工纯粹是被学校骗来的!

学生和家长们在门外,保安站一边看热闹,苗先婷一遍遍操着标准的河南口音警告她的老乡们:“快滚,再不滚我要报警了!”

她的嗓子己经沙哑了,我忽然感到一丝悲哀,她难道一点都不同情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老乡们?

我走到她身边,弱弱地说:“金主任让我来拿档案室的锁匙。”

她气极败坏地:“张声洋呢?金自立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他们还不过来?叫他们快过来!”边说边把一串锁匙扔给我。

我本想问她哪一把锁匙是开档案柜的,她早己转过脸去,又开始撵家长“快滚”了。

我耳朵被这些争吵声震得生疼,赶紧逃回办公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