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 (第2/4页)
康熙元年,设山东提督,寻并裁去,以巡抚兼任。
山西、江南、陕西官兵经制,并于顺治二年定之。山西设宣大总督及巡抚,督标分中、左、右三营,抚标分左右营,各设将领八,兵凡二千。设太原、平阳二协副将及协标官兵。设汾州等营参将、游击、守备,分领营兵。十三年,裁宣大总督,康熙元年,设山西提督,迭裁迭复,雍正九年仍裁之,以巡抚兼任。
江南设漕运总督,江苏、凤庐二巡抚,标兵及左右营如制,将领九或八人,兵共四千有奇,并设奇兵营、游兵营。设江南汉兵提督,分中、左、右、前、后五营,分设将领八,兵凡四千。设苏州、镇江、浦口、安庆、池太、东山、广德八镇总兵官,镇标兵及将领。设狼山等七协副将,金山、常州各营参将、游击、守备,分领营兵。国初设江南江西河南总督。其后分合不常。康熙间,定为两江总督。又裁凤庐巡抚归并江苏。设苏松提督。寻定为江宁提督,增安徽提督,分辖营务。又裁安徽提督,改江南水陆提督,统全省官兵。先是设操江巡抚,辖安庆等五府,滁、和等三州兵。后改安徽巡抚,以凤庐兵并属之。
陕西初设川陕总督,并辖四川兵,标兵分五营。别设西安、延绥、甘肃、宁夏四巡抚,标兵各分左右营,将领略如诸省。设延绥、固原、临巩、凤翔、汉羌、甘肃六镇总兵官,镇标兵亦分五营,将领如之,延绥又分设东西二协。设西安、庆阳等八处副将,宜君、阶州等各营参将、游击、都司及守备,分领营兵。康熙时,迭改川陕总督,并辖山、陕、甘。寻改川陕甘总督。乾隆间,甘肃分设总督,以四川总督兼辖陕西兵,为川陕总督,复改陕甘总督。国初设甘肃巡抚,其宁夏、延绥巡抚先后裁撤,宁夏归甘肃,延绥归陕西。后又裁甘肃巡抚,陕甘总督兼统抚标兵。甘州置甘肃总兵官,寻改设甘肃提督。初设陕西汉兵提督及宁夏提督,分五营,皆设将领八,兵凡四千人。后改西安提督,又移驻固原,改固原提督云。
顺治三年,定河南、江西、湖广官兵经制。河南设巡抚,标兵分左右营,将领八,兵二千,制同上。设河南提督,标兵分中、左、右三营,设将领分统。设河北、南阳、开归三镇总兵官,标兵各分左右营,将领兵数如抚标制。设开封副将、守备以下将领七,兵一千人,河南卫辉、汝宁、归德各营各参将等,兵各一千。设磁州营都司,兵五百人,后属直隶嵩县等二营守备,兵三百或二百。先是河南与直隶、山东共一总督,兼辖河南官兵。其后或专设河南总督,或裁改之。至雍正十三年,仍为河南巡抚。
江西初设巡抚及南赣巡抚,标兵分左右营,设将领五人,兵凡千五百人。设江西提督,标兵分五营,营设将领八,兵凡五千人。设南赣、九江二镇总兵官,标兵分五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官,兵如提标之数。设袁州等四协副将,分左右营,将领各八,兵凡二千人。设广德各营参将,抚州各水师营守备,兵六百人,南康等营守备兵三百人。康熙初年,裁南赣巡抚,以标兵属江西巡抚。七年,裁提督。十三年,复设。嗣增设抚建提督,旋裁之,并裁江西提督,以巡抚兼任。
湖广设总督,标兵分中、左、右营,将领各八,兵凡三千人。设湖北巡抚、郧阳巡抚、偏沅巡抚,抚标兵分左右营,将领官兵如江西抚标例。设湖广提督,标兵分五营,将领官兵如江西提标例。设荆州、郧阳、长沙三镇总兵官,辰州协副将,标兵各分中、左、右营,各设将领八,兵凡三千人。设黄州、承天、常德三协副将,协标兵各设将领七,兵凡千二百人。承天协后改安陆营。设汉阳等营参将将领各四,兵六百人。夷陵等营游击各设将领三,兵四百人。设三江口等营守备、把总,兵各二百人。康熙初,并湖广总督为川湖总督。其后四川总督不辖湖广,复设湖广总督。裁郧阳巡抚,以湖北巡抚统辖标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