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 (第3/5页)

看天。

月影又往旁边偏移了一些,她估摸着这时辰差不多了,便转向了桓子澄:“我们还是走罢。回去得晚了,只怕又要惹来是非。”

桓子澄闻言,面上便漾起了一个极淡的浅笑。

如果熟悉他的人在此,只怕会惊得不知所措。

在桓子澄的脸上,这种微笑的表情,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可此时此刻,这神情却偏偏出现了,且还出现得无比自然,就好像他天生就该这样笑着一般。

黑暗的荒径上,两个人相对而立,虽身形相隔甚远,却给人一种奇异的默契感。

“我都听殿下安排。”桓子澄说道,揖手行了一礼。

看着这样亲近示好的桓子澄,秦素心下很是欣然。

她原以为此人极难接近,可今晚相处下来,却发现他其实是个温和的人,虽然冷了点,但却并非一味冷酷。

就好比此时,桓子澄的表情亦堪称柔和。纵然他的脸上并无笑意,可他整个人的气息却是柔缓的,遍身的冰雪似被暖风拂去。

秦素忽然就觉得,这个清高冰冷的桓子澄,可能远远比那些所谓的谦谦君子,更具君子之风。

“殿下来此,旁人没发现么?”待两个人重新踏上前路,桓子澄便低声问道,语气里有着隐约的关切。

秦素便将手往身上指了指,笑道:“你瞧我这身儿衣裳,谁能瞧得见?”

桓子澄其实就早发觉她穿了一身黑衣,却没想到,她是将这身衣裳做了掩护。

“原来如此。”他点了点头,唇角的线条很是柔和。

秦素向他一笑,复又停步,踮脚看向了玉琼殿的方向,喃喃道:“也不知父皇他们走了没有?”

“走了。”桓子澄简短地说道,的语声很是淡然。

秦素便好奇起来,挑眉看着他:“你怎么知道?你瞧得见?”

桓子澄眉眼未动,并不曾说话。

他当然知道中元帝已经离开了。因为,这位陈国的君主是个怎样的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有始无终、昏庸无道……

在中元帝的身上,集合着一切亡国之君的特征。这些年可能还好些,再过两年,他的暴戾将会显现,情况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如中元帝这样的人,居庙堂之高则朝令夕改、处江湖之远则乖张诡异,大陈以之为主,实乃天下苍生之大不幸。

这样的中元帝,你能指望他有多少耐心去关心自己的孩子?

桓子澄敢肯定,待中元帝来到玉琼殿后,发现那殿中只有一个太子,他定然心生厌恶,继而大觉无趣。这位君主根本不会关心太子殿下为何醉酒,只会敷衍两句,然后匆匆离开。

所以,桓子澄才会那样笃定地回答秦素。

只是这个中因由,他却并不好明说。

“司空大人也会伴在父皇之侧么?”秦素轻声问道。

这清弱而动听的语声,让桓子澄收回了心神。

“我父亲自然会在。”他毫不讳言地说道,面色一派平淡:“此局既然将我算计在内,若父亲不去,岂不可惜?不仅父亲会去,三公想必都会在侧,否则不足以起效,也不足以令陛下暴怒。”

他心平气和地说着这些话,几乎是在为那设局之人考虑。

秦素心下倒有些不忍。

方才桓子澄分明说过,这一局,有“家人作祟”。

桓氏大宅之中,本就不是风平浪静的。那位卢夫人膝下有两子,又有着强势的母族,想必不会安分。而桓子澄之母裴氏,却是没落如斯,连一点像样的助力都没有。

在那个家里,桓子澄,也是势单力孤的罢。

秦素心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