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4/4页)

万事万物有果必有因,宇宙中的生命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是如何诞生的?世界的本源和生命的起源,大概是激起人的原始求知欲的两个基本问题。水与火正是生命的象征,因为水与火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活力与运动,生命一旦停止运动就成为死水,生命之火也就熄灭了。罗素说:“每本哲学史教科书所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学始于泰勒斯,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可见希腊七哲之一泰勒斯对水是很推崇的,把水看成万物的本源。罗素又说:“赫拉克利特相信火是原质,其他事物都是火生成的。”火的特征就是永恒的运动,赫拉克利特对变化是情有独钟的。生命是由水与火生成的,水与火在生命中统一的,和谐的,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他们不了解相反者如何相成。对立的力量可以造成和谐,正如弓之与琴一样。”从这个观点推理,赫拉克利特认为“善与恶是一回事”。无疑地,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深刻的,他懂得辩证法的道理。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从科学的角度论证水与火是否是万物的本源。不管怎么样,水与火都是物质,退一步讲,他们都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我们清楚这一点就够了。从人类生活的角度讲,水与火的重要性,不说自明,无须证明。从文学的角度讲,水与火象征了生命的特征,也是物质的特征,那就是永恒的运动。有句谚语,也是这样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没有水,生命就会死亡;没有火,生命就会熄灭。但是作为人,如果精神上是痛苦的,那么精神的水与火就不复存在啦,人成了“一沟绝望的死水”,也没有“情热”和“智光”。快乐就是人生的意义,这意义犹如水,又好像火,使人奔腾,使人充满活力,使人充满希望和光明,快乐使人感知到了存在的意义,存在的必要性。伊壁鸠鲁认为:“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上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从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人的生命只有在快乐中才是幸福的,富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人的生命只有在快乐中才意识到人成为其人存在的意义。德谟克利特也说:“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快乐是人生的意义,追求快乐是人生的动力,快乐有利于人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闻一多的《太阳吟》一诗中,太阳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就是中国的儒家精神,这信仰“刺得我心痛”,“逼走了游子的一出还乡梦”,这信仰如今变成人存在的刽子手,成为了人痛苦的根据,消解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儒家道德是一种理性,甚至是一种信仰,这种理性精神“裹上一身秋了吧”?人在这种观念下“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理性如果不能使人快乐,那么理性就是不合理的,因为理性扼杀了生命的活力,使生命之水成为死水,使生命之火“另带一般颜色”,“调子格外凄凉“。儒家精神使人在精神上是痛苦的,那么人的存在就变成了无意义的存在,因为没有人”可能指示我我家乡的方向”。儒家精神使人“绝望”,消解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为了抵抗这种无意义,“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儒家精神是追求至善的,可是它创造了“一沟绝望的死水”,我的家乡不再是一个“美的所在”,我只好沦为一个流落他乡的痛苦的“游子”: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