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第1/2页)
是的,人腦海里的「分數」只有兩個概念:滿分和非滿分。
沒什麼高分低分及格,那都是普通人的定義。
「你好,請問你就是安文野小朋友嗎?」忽然,父女倆跟前多了一個很斯文的中年男人,正滿臉好奇的看著他們。
「對鴨,伯伯認識我嗎?」
宋致遠把孩子擋在身後,滿眼戒備的盯著韓教授,「不好意思,我們不認識你。」
韓教授伸手:「你好,安先生,我叫韓啟明,是石蘭大學數學系教授,也是這次競賽的出題者,可以問你女兒幾個問題嗎?」
宋致遠:「……」安先生???
他壓根不想跟他握手,甚至有點想走,可耐不住他閨女好奇啊,從身後探出腦袋,「韓教授伯伯,你可以問我喲,你出的題目我全會,你要不會也不要灰心,我可以教你,我安文野超有耐心噠!」因為平時哥哥就愛跟她這麼晚,互相出題目考驗對方,經常是她出的哥哥不全會,她當小老師都習慣啦。
「咳咳……嗯哼!」年輕秘書差點笑死,要不是小姑娘一臉認真,他真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故意耍人了,就這點初賽的難度教授要是都不會,那還在這兒幹啥喲。
韓啟明也被她逗樂了,自信是好事,可自信中又透出純真,這才是這個年紀孩子該有的,「安文野小朋友,你幾歲了呀?」
「四歲兩個月。」
韓啟明心頭一驚,這么小?這次競賽沒有加最小年齡限制其實是他的私心,他就想試試最小參賽者能小到幾歲。數學這種學科,其實是很講究天賦的,光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只能應付考試,可要真正的在數學領域有突破性進展,還是得靠天賦。
勤奮只能決定最低分,天賦才是天花板。
而天賦在小孩子,尤其是八歲以下兒童身上更明顯,也更有用,說實在的現在這個教育不像教育的樣子,正經文化知識不教多少,一天帶著學生搞政治鬥爭,不說實用科學領域,就是理論學科領域,像文學、藝術、數學,都荒廢得差不多了,以後得用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追趕上列強的腳步,他能不著急嗎?
他著急不算,他的師父,數學界泰斗級人物姚漢光也每每捶胸頓足,痛惜好容易用幾百年趕上的世界水平,又要離這個古老的國家而去。
所以,這次借著學科競賽的名頭,他打算全省走走,部委給他的任務是青年組出題,但他偏偏選擇了低齡兒童組,為的就是帶著師父使命,多看看。說不定民間還有沒被污染的好苗子呢?
韓啟明笑得十分和藹:「那好,你跟我說說最後一個題你的結果吧。」
那是壓軸的加分題,他是猶豫了再猶豫,最後實在心痒痒,想試試有幾個人能做出來,所以臨印試卷前一天又加上去的,雖然題號標的是第三十題,其實是三十一,總分應該是110分才對。
那是一道典型的雞兔同籠題,小貓蛋都沒列算式,直接寫了個答案。此時她想了想,「兔子12隻,雞23隻,對嗎教授伯伯?」
韓啟明一頓,「真的?」
「是真的呀,我算過的。」說著,她的小嘴巴就停不下來,叭叭叭的把思路、算式都給說了,因為才剛出考場她印象深刻,要是過兩天再問可能就記不清了。
可就是這份清晰,才最是讓韓啟明吃驚的,「真是你自己做的嗎?」
第74章 三更合一
安文野還沒說話, 素來穩如泰山的宋大工程師忍不住了,沉聲道:「這位同志怎麼說話的,我女兒已經回答了你一個又一個問題, 不需要你的質疑, 她也沒義務回答。」
韓啟明忙道歉:「對不住, 我不是質疑,就是覺著有點不可思議, 如果冒犯了你們我道歉。」不過,下一秒,他又問:「我看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