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第1/2页)

「好嘞,芳芳姐,菊花姐,今天咱們去哪兒,你們說了算。」

「那要不去棉織廠?」

「不行不行,棉織廠工資高,平時還有點福利,不算窮。」既然要慰問調研,那肯定得挑窮的啊。

「那去醬油廠?醬油廠工資低,福利也不好。」李菊花悄悄看了安然一眼,「我聽說他們普通工人一個月才三十塊,車間還特別熱,特別臭。」三十塊,那都是三年前的工資水平了,現在哪個單位還有這麼低的?

安然想了想,醬油是用黃豆釀造的,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原料,反正光黃豆來說的話,發酵後蛋白質的臭味特別明顯,隔著老遠都能聞見,而且一臭就是一整天,對工人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考驗,「行,那就去醬油廠。「

陽城市醬油廠雖然也掛著「陽城市」名頭,但距離市區有十幾公里,她們都有自行車,跨上去騎著就能走。

一路上西北風呼啦呼啦的刮臉上,安然不敢說話,因為一張嘴那風就往肚子裡鑽,好容易憋到醬油廠門口,遠遠的就聞見一股濃郁的醬油味,仿佛連空氣都是棕褐色的。這玩意兒在孩子們眼裡是稀罕東西,隨便滴幾滴拌著飯就夠美味的,可在天天做飯的家庭婦女鼻子裡,那就是一股熟悉的嗆得拉煙的鹹味兒。

不敢想像工人們天天在這一堆醬油味里是怎麼堅持十年如一日工作的。

醬油廠要說福利吧,也不是完全沒有,畢竟醬油分兩種,一種是瓶裝的,半斤一瓶,一種是散裝的,大缸裝著,老百姓們自個兒拎著瓶子去想稱多少稱多少。包裝車間總有殘次品,工人們拎回家就是福利,而大缸散裝的那更容易,每個月發個兩斤三斤的,自家也吃不完,賣又不值幾個錢,就送人唄,送人有面子。

可在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面子就是個不值錢玩意兒。

安然想著他們的辛苦,來到大門前把車子剎住,掏出三人的工作證,門衛就放她們進去了。醬油廠沒有專門的工會,工會是跟後勤和保衛科摻雜在一起,由廠辦統一管理的,她們去到的時候,廠辦的人說是下車間了,還沒回來,他們去喊。

安然看他們手頭忙得都快飛起了,倒不好讓他們為了自己這點無關緊要的事跑去喊人,忙道:「你們忙吧,我們方便在廠里看一下嗎?」反正叫回來的也不是專職工會幹事,一問三不知,做調研不如她們自個兒看。

廠辦的負責人很高興,就喜歡這種不事逼的領導,忙叫了個保衛科的老同志帶她們。

醬油廠面積很小,只有陽鋼二分廠的五分之一大,工人數量也不多,釀造、發酵、攪拌、過濾、出渣、裝瓶,每個生產環節也就只有幾個人,倒是味精車間人多,有二十幾個呢。

「這是為啥呀,咋味精車間我看著也不忙,咋就這麼多人呢?」楊芳芳不解。

李菊花四下里一看,沒人注意才小聲說:「你看味精車間多乾淨啊,味精又貴,效益多好啊……」雖說吃大鍋飯,可工資也跟各個車間效益有關。

「再說了,你出去走親戚,是提一壺醬油有面子還是半斤味精有面子啊?」

楊芳芳一想也對,味精還是挺稀罕的,炒菜放那麼一丟丟,一鍋菜都是鮮的,跟雞肉一樣鮮。無論供銷社還是百貨商店,那都是緊俏品,尤其春節前,有時候要排好久的隊才能買到半斤呢。要是誰能提著半斤味精來她們家走親戚,她一定能給他當座上賓。

安然平時不是很喜歡放味精,但也會放,調味料嘛,有些重口味的菜就不能少。她其實也挺好奇味精是怎麼做出來的,就跟著她們進去,隔著窗子往裡頭看。

「味精主要是用大米做原料,提煉出穀氨酸鈉,因為鮮味持久,所以叫味精。」帶她們參觀的人說了句,安然這才想起,好像味精的味道確實是很濃厚的,炒一盤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