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3/4页)

那再加强和萧永这边的接触,进一步“合作”应该也很顺理成章。而之后,萧永退回到摄影工作室,而不是主持整个集团的经营,在他看来,更是某种心绪不宁,比较沮丧的表示。他对进一步合作,也就更看好了。在他眼里,在当下,萧永甚至比青石基金的力量更好用。青石基金正在搞那个大会,大头目的集体集会已经结束了,但各个组织留下来的二把手、三把手谈各种具体地合作,或者是解决互相之间地纷争却同样需要青石基金展示自己的力量和调节能力。这个工作让青石基金在一个多月里完全丧失了做其他事情地能力,而接触其他组织?盛绪年觉得那样太冒险了,任何一个方面,对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信任都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能够形成的。还不如和萧永这边互相利用来得方便,而且,省钱又省时间。

盛绪年没有想到的是,就通过这么一次接触,光涌那边以楚弘为首的应对团队通过各种查探方式,获得的情报就已经远比盛绪年自己想像的多得多。他们一边研究孙兴国和他手里的各种专利权,一边研究太田机械这几年的详细的发展史,还将现在太田机械在进行中的各种研究尽收眼底,已经大致猜测出了盛绪年想通过太田机械干什么。还不止于此,通过追踪太田机械的这个盛绪年所谓的老同学老朋友,楚弘大大开阔了视野,察觉到了盛绪年的小心谨慎,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能够跟着他干的肯定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肯定都在过去有一定交集。楚弘索性铺开了查探起盛绪年的人际网络来了。通过这种方式,或许无法很快将盛绪年所有的底牌摸出来,而查探的时候还要尤其小心,免得让盛绪年得知,但是,通过这样的笨办法来查探,至少能更深地了解盛绪年的性格。无论是楚弘还是萧永,都喜欢先了解对手再说。

而这种排查,加上对盛绪年日常行为的追踪和观察,还真的让楚弘发现了几个非常奇怪的联系人。他们恍然发现,在一次盛绪年只带着最贴身最信任的那个保镖去见地一个人。盛绪年的同学里,居然有一个几次险些被逮住地经济诈骗犯,还有一些其他人的身份,可能更匪夷所思。一个大家族的主事者,就算要操心自己独享的那份产业,未免联系方式也太宽了。他们就这样,触及了在黑暗中编结着的盛绪年的网。

而萧永在工作室里忽然发力。光涌集团对外部分披露的那个平台,更是让盛绪年一惊。而盛绪年地朋友,也是盛绪年最信赖的军师型人物,那个经济诈骗犯,对这个平台的评价甚至更高。

这个诈骗犯原来惹出的乱子可不小,名叫项原的他,可不是光凭口头了得,他可是学经济、金融出身的,能力卓著,要不是忽然遇上经济危机。房产市场和股市的动荡太过剧烈,说不定压根不会有人发现他贪污挪用了将近三亿的资金。如果股市房市照着出事前的样子再多运转一个多月,很有可能他就能够全身而退。他绝对是诈骗犯里的佼佼者。经济、金融、投资方面地知识和经验,比起那些投资公司里的操盘手都不遑多让。

“阿年,你毕竟不在这个领域,不熟悉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网站要能够挣钱,充其量也就那些渠道:盈利模式、广告……还有就是风投之后的资本运作。但风投,可是要很硬性地指标。才会考虑这种问题的。但是,现在看他们的这个网站的想法,概念非常清晰,目标受众也很明确。而这种将产业链前端一直到后端全部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平台,要有经验有知识,还得有足够的人脉和威望,萧永他都有了。如果我是他,单纯就这个网站来说。我觉得。用上两三个月把架子搭起来发展,一年之后。我应该可以拿到至少2到3千万地风投。而如果发展顺利,这个平台已经开始赢利,那就不止了。而且,这可是对整个行业有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影响力,这可不是说有多大的公司,有多少钱就能够做到的。”项原佩服地说:“这种想法真够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