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 (第2/4页)

预计损失的耕地将会达到目前耕地的1/3,这是多么危险的信号!我国也是一个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沙漠与沙漠化的地域已由1949年的66?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1985年的130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三沙化土地,每年还以六十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成,除了因力作用而造成沙丘前移入侵的自然因素以外,由于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工业交通建设等破坏植被的人为因素引起沙漠化的现象更为普遍。有一组统计数字很说明问题,我国土地沙漠化原因:森林过度采伐占百分之三十三过度放牧占百分之三十,土地过分使用占百分之二十四水资源利用不当占百分之六,沙丘移动占百分之六,城市、工矿建设占百分之一。由这些统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绝大部分的土地沙漠化是人因素造成的。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封沙育草,营造防风沙林,实行林、牧、水利等的综合开发治理?将会充分发挥植被群体效应以达到退沙还土的目的。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是绿色家园繁荣昌盛的物质基础。保和利用好土地,就是保护了绿色家园,保护了人类自己。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说不定这个世界用不了多久就会多出几个超大型的沙漠来,那个时候就真是欲哭无泪了。

说那么多专业的东西,只不过是想衬托一下韩羽的思想罢了。虽然这些韩羽都非常清楚,也非常的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韩氏在这方面,当然也是很自然的做了很多事情。不过韩羽本人没有那么的高尚,自然也不会太过忧国忧民,他想到了这些自然也是因为静天谷。静天谷现在是有神农架保护没有错,但是一百年之后,一千年之后,乃至一万年之后呢?那个时候这个国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沙漠化又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有的时候韩羽也不得不感叹,不得不庆幸。他庆幸,是因为静天谷这样一个地方还好是在华夏。华夏对沙漠化的扩散是采取了很有效的保护措施的,虽然沙漠化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行为。但是人类能做的还是要做,华夏做了很多的保护措施。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家现在很注重保护天然林、在长江、黄河中上游首先禁伐天然林的决策是在1996年水灾后作出的;而禁止采挖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的决策也是在2000年春季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灾害连续袭击北京地区后作出的。均系亡羊补牢,付出了惨痛代价后而痛下决心。事实上,无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学者和媒体发出了“长江有变成黄河的危险”、“风沙紧逼北京城”这样的警告。我国高层决策者也并非置若罔闻,只是由于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而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有限,难以当机立断。然而,凡属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一种“叠加效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环境加速恶化的步伐,而且将来一旦治理起来,费用也更加高昂,代价也会更加惨重,远远超过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中国治沙工程,国家长期投入不足。“八五”期间,国家投入治沙资金仅1亿多元,地方配套资金又很难落实,因为沙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财力有限。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很难拿出钱来防沙治沙。1999年国家投入治沙资金为3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治沙工程建设,按治理面积平均每亩投入2。26元;只够买两三棵小树苗;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有专家认为治沙经费每年需20亿元)。目前,在西北地区,造林一亩成本约100元,每亩治沙工程造林,则需500至600元。过去的办法是发动农民投工投劳,以弥补造林经费的不足。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低投资水平加行政命令,硬性摊派,无偿使用劳动力的办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更何况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允许加大农民的负担,如果再不加大对治沙的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