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4/5页)

ngkong注册成立的皮包公司,买下了匡庐省垂死的双龙建设集团,摇身一变,成为合资企业的老总。兄弟二人急火火的,想要在靖江区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最主要是看中了这里聂四虎的权势。

也许省里孟庆元的权势更盛,燕京城聂龙的权利滔天,但是谁也没有聂四虎这种优厚的条件。整个松港市几乎没有制约聂四虎的人,哥俩几乎可以肆意妄为,这才是二人看重的。

在春城也好,在燕京城也罢,有无数的眼睛盯着,反倒不容易施展手脚。

靖江区就不同了,当孟冬看过姚家村的情况之后,信誓旦旦的保证:“聂书记你就放心吧,这里的拆迁工作绝对不会成为问题,我们争取拆迁和筹备施工同步进行。”

聂四虎似乎此刻才找到了老大的感觉,一手掐腰,一手毫无意义的挥舞着:“这里的小区,要成为松港市的样板工程,白山省的样板工程,要争取鲁班奖!”

只是,现场也只有这兄弟俩才意气风发,其他的工作人员,都像是霜打的茄子,蔫蔫的。任谁在这个不靠谱的书记手下工作,都会惴惴不安,太没个准了!

看看那五个亿资金的“大项目”油气开发公司吧,据说油井出油量极低,但是前景很不乐观。有消息透露,当初聂书记从白山省油田手里买油井的时候,就是选最便宜的下手。

可也是,要是产油量足够高,谁不留给自己呀,那可是大政绩,怎么可能随便卖掉呢!据说,还别说,华夏官场的一大特色,就是小道消息特别多,而且远比正常版本的消息还要来的准确。

区委那边透出风声,聂书记已经联系了“最优秀”的维修队,会对五个亿的大破烂进行从头到尾的维修。据说,仅仅是维修费,就用去了一千多万,这下把郑竹仁心疼的!

一千多万,这要是放在刘区长的手里,会办成多少事情,就这么为五个亿的大项目打补丁去了!这件事在靖江区上下传的沸沸扬扬,于是聂书记有多了一个外号,“补丁书记”!

如今聂书记也真的是靖江区的名人了,什么“亲民书记”,这个是最不靠谱的。“败家书记”这个才是最常用的,甚至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节约,都不再用什么艰苦朴素之类的老生常谈了。

常常是说上一句:“你这败家孩子这么不会过,将来也想当败家书记么?你也得有那个好爹才行,要不早就被枪毙十几次了!”

如今又多了一个“补丁书记”的称号,其实暗地里还有一个隐晦的,“**书记”,不过这个称呼一般人还真的不敢说。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李氏兄弟干起“大事业”来,还是蛮有效率的,今天一大早就拉起了队伍。这是一个另类的队伍,整个拆迁公司你就找不到正常人,还是早春时节,这些人已经开始敞怀露出一身的刺青了。

李氏拆迁公司工作很有效率,那些拆迁送达通知之类的手续就省了,直接就在院墙上用红油漆写上“拆”!那血红的大字,特别有震撼力,只是效果并不理想。

大家并不反对拆迁,毕竟人往高处走,谁都想住上楼房。且不说环境的变化,就是一个集体供热,就让所有烧够了炉子的老百姓很是期待。不过,大家都在等,等待拆迁条件出台。

下午,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出现了,松港市相关部门和靖江区政府,合作开发姚家村周边地块。而且第一时间公布了拆迁条件:“一比二兑换面积,多余的有效面积,可以要楼,也可以要钱。”

这个消息一出炉,姚家村的村民们沸腾了,条件简直太优厚了!姚家村村民没别的,就是宅基地多,有效住宅面积够大。就算是非法建筑按照规则上说的,也是以仓房论价,并不是强拆。

村民是最淳朴的,他们可是没有当初李氏兄弟那样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