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第1/2页)

白狐是順著讀的,口鼻間冒起凝而不散的白氣,道氣純正。

第57章 正果

到了第一縷晨曦照上白狐時,白氣和晨曦混雜,化為紫色氤氳,傳說中鍊氣士採集先天紫氣,大抵便是如斯場景了。

白狐止住誦讀聲,口鼻一吸,周圍的氤氳紫氣半點不剩被它吸進體內。

它緩緩睜開眼,終於發覺季寥,忙拱手作揖道:「小狐是不是打擾到殿下了。」

季寥微笑道:「沒,冒昧問一個事,不知你誦讀的黃庭經是從哪裡來的?」

白狐道:「這是小狐在後院一處涼亭的亭柱上看到的。」

季寥暗自稱奇,說道:「能否帶我前去看看。」

白狐便引著季寥穿堂過戶,不多時便看見一個池塘,裡面遍是枯荷,岸邊是衰草。庭院靜寂,顯然是少有人來。

荷塘邊上,建著一座亭子,上書「聽風聽雨聽香」,筆跡跟之前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別無二致。

這看來也是他那位「母親」的手筆。

「聽風聽雨」皆不足為奇,唯獨以「聽香」二字,可見神妙。香氣又不是聲音如何聽,而且「聽」和「聞」亦有明顯的差別。

聞是主動,聽是被動。

主動者己心動,被動者己心寧。季寥仿佛透過這些字跡,看到了一個悠然自得的女子,無論任何事物,都不會讓她心潮起伏,難以自制。

季寥閒庭信步到了亭子裡,四周的亭柱上空空如也,他對白狐道:「怎地不見黃庭經。」

白狐道:「殿下莫非看不見,那黃庭經便在這些亭柱上啊。」

季寥愈發奇怪,他知道白狐沒必要欺騙自己。只是為何它看得見,而自己看不見。季寥聯想到剛才從「聽香」里獲得的感受,片刻間就察覺到了蹊蹺。

他淡然一笑,閉目冥思片刻,將心中雜念消除,再睜開眼,果然看到亭柱上記載有文字,正是黃庭經。

字跡仍是娟秀溫婉中透著一股灑脫勁,將道家的動靜之美深刻的詮釋出來。

原來這上面的文字定要心無雜念,才可見到。

如此看來,白狐是因為純心如一,方才機緣巧合下見到這黃庭經。

季寥又從亭柱間發現一行小字,「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他默讀完畢,幾乎能判定自己這所謂母親即使不是來自他為學霸那個世界,定然也跟其大有關聯。

「只不過這一句詩她想表達什麼。」季寥不禁有些疑惑。

季寥生出趣味之心,想要探根究底。不過在此之前,他得向素秋再問問關於他「母親」的事。

……

「你問師伯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不知是哪方面?」素秋問道。

季寥道:「她有沒有作詩作詞?」

素秋搖頭道:「師伯遺留的詩作極少,不過她曾經在宗門裡題過一聯,我很有印象。那對聯便是『家住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我師父說著對聯極好,可以刻在山門前,但師伯說了,此句已經有門派用過,再用未免有些拾人牙慧。師父便問是哪家道家高門,師伯說那門派是佛家的,師父又問那門派叫什麼,師伯便不肯說了。不過師伯最喜歡的是寫小說,師父說寫小說對修行沒什麼益處,師伯便在一夜之間寫了一本小說給我師父看,我師父察看之後,便沉默很久。後來我問師父,師伯寫的什么小說,師父對我說,師伯寫的不是小說,而是金丹大道。」

季寥奇道:「那小說叫什麼?」

素秋道:「不知道,我偷偷翻過幾頁,只記得那小說寫的是一隻猴子的故事,我還沒看多少,便被師父發現了,師父就一把火少了記載小說的稿紙,她說金丹大道的修行方式已經不適合如今的時代,我妄自觀摩,對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