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这样一来,围绕着成都的南、东、北三面,兴建起来庞大的工业新城。南面是民兴公司的主体产业,包括军工、机械、电力电器、仪表等产业。东面是食品、医药、纺织服装、小五金加工等产业。北面是铸造、机车、大型机械、专业机械等产业区。更远一点的地方有矿山冶金,水电、石油、建材水泥等产业……

这样的产业布局,是经过督办公署充分讨论的。南边是技术核心部分,北边是大型机械,包括即将动工的飞机制造、载重汽车制造、工程机具制造等等。原来的民兴机械,已经开始细化,分拆成矿山机械、纺织机械、工程机械、铸造机械……等等更专业化的工厂。

新政伊始,龙剑铭和主持者们看到的是,四川乃至中国的民心民气在飞速攀升。有识者在各种报刊上也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评论,对四川新政的举措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中国未来全面推行新政更是寄予厚望……

龙剑铭需要的正是这些。四川新政给四万万同胞的震动越大、希望越大,那新政深入到被朝廷禁止的地步时,民间的反响也就越大!1903年的中国,保皇与革命两派正在大论战,即将爆发的日俄战争还没有给国人对满清统治的实质以清醒的认识,促成全国革命情绪的高涨。因此,龙剑铭和民兴会需要造势,需要在新政的同时吸引国人的注意力,只有国人在关注新政的成败和走向,看到新政的最终结局的时候,配合着满清朝廷在日俄战争中的无耻表现,才能使国内民气更有利于民族振兴革命的全面爆发!这,要到1906年才有机会,不过,这个1906年已经比历史上的1911年提前了5年!为了这5年的时间,龙剑铭需要把四川新政方方面面的影响利用到极至!

只有国人能看到新政对富国强兵的巨大作用,看到新政的希望被满清朝廷无情的破坏时,隐藏在万千国人心底的愤怒才会激发出来,那样,大革命时代才会真正的到来。

第三十一节 慈禧的主张

新政就算是百般的注意不与满清现行的政策相冲突,但还是经不起有心人的详细推敲。京城里,又刮起了一阵阴风,这股阴风的攻击对象正是四川新政督办龙剑铭。只不过这次,因为铁良的出国,皇族的年轻一代找不到一个有分量的代言人,也就没出现给军机、给太后老佛爷递折子的事情。

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颐和园里的慈禧还是从太监宫女们悄悄的交头接耳中得到了消息——四川新政督办龙剑铭有谋反的企图!

这个消息对慈禧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在她的印象中,龙剑铭是一个能为国分忧的忠臣,也是一个魁梧耐看的青年,那气势,不是那些纨绔的皇室子弟能比拟的。他可能谋反吗?

论个人喜好,慈禧挺欣赏这个年轻人,在美国那个洋地方能混出这样名堂的年轻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何况,他捐献战列舰,出4000万两白银垫付5年解银,还进贡了不少值钱的精巧玩意儿……是个招人喜欢的青年啊!

论社稷的安危,慈禧不得不在心里计较开来,不得不在脑子里打上无数个问号。四川新政的实施办法,龙剑铭是上过折子的。军机大臣也是议定过的,除了把官员们都送去读书有些过分以外,似乎其他地方都没有什么不妥当。现在的这些官员啊,也太不争气了,给个回国的年轻人就整治成这德行!(慈禧根本就没想到,这是自己的第二大宠臣岑春煊给龙剑铭提供的方便)这样一来,军政两方面,龙剑铭在四川都没有掣肘了,那,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如果,他真要谋反,为什么要送战舰到广东去?那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谁不知道岑春煊对朝廷、对老佛爷我的忠心?萨镇冰可也是受了朝廷恩遇的蒙古人,能跟满人作对?显然说不通啊!不是谋反那就是要大干一场了!他这样做,倒是一件好事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