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1/5页)

“死东西,还是先想想找几个枪法好的兄弟下手吧!这么远的距离,不是好手根本就没用!脱身?你不想想,要真打死了姓龙,那北京城里不大乱才怪,趁着那个乱劲,还没有脱身的办法吗?枪一埋。谁他妈知道是谁干的?啊!”良弼伸手“啪”地煽了福广一记耳光,他最见不得的就是这种说到做事就想后路的家伙。

“对,对。爷,还是您考虑得周全。要说枪法。我哥不错,好歹打了上千发子弹地。对吧,哥?”福广摸着脑门又是点头又是哈腰的,象自己这种人要得罪了良弼,想在遗老们那里混饭吃了玄乎了!

福山狠狠地瞪了福广一眼,可这个时候要装耸都不行了,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吧!最多。多找几个帮手,枪越多机会越大不是?

“爷,算我一个!再找几个,分几个片开枪,那样把握大一点,脱身也要方便一些。只不过,要在广场上留个打信号的。就扯条红布好了,红布一起就开枪。您亲戚家两条枪,在这边,这个地方布置两条。那,那边再有两条。六条枪一起开火,我就不相信姓龙地逆贼能躲得过去。不过。爷,有个话我还是先撂在这里。万一,福山有什么意外,家里的老娘就请爷多多照顾了!您也知道我这兄弟地德性。”福山好歹混过禁卫军的副将,说话做事的能耐比他草包兄弟强了不少。

“得!就这么定了,找齐人手就出发。分批进城,就在我亲戚家碰头。半夜里,再去起枪出来。”良弼把手里的茶碗重重地砸在桌子上。站起身子就下了决定。

北京,紫禁城。

当了皇帝的龙剑铭自然举家搬进了红墙深宫里。一些没有着落或者不愿意出宫的太监和宫女经过审查后,被留了下来,为新皇室继续服务。之所以留下这批人,还是司徒燕考虑这些身体残缺的人一出宫就会遭受到社会的歧视,而一些宫女,也会因为习惯了宫内地生活,无法适应外面翻天覆地后的崭新社会。再则,在这个诺大的紫禁城里,要没有几个人陪着,那还真令人心里感到害怕。

皇上晚上的御膳跟在总理官邸时差不了多少,基本属于川和潮州菜、浙帮菜和军营饭的混合。当然,也没有什么太监宫女或者前侍女、副官之类的人来打扰小家庭的晚饭,五个人还是围成一桌,分享着五菜一汤。

“德龄妹妹,我看以后可以把皇宫开放一部分,搞成博物馆之类的,也可以收点门票钱,补贴国家财政。这紫禁城对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司徒燕早早地放下了碗,获得了发言权。不是特殊的日子,这饭桌上要遵守军营的规矩,尽量地少说话快吃饭地。这对身材娇小饭量也小的司徒燕来说,正是个优势。

“对,是个办法!也可以让老百姓们了解一下前清的宫廷文化。”龙剑铭“吧唧”地速度也比较快,毕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了。他很注意地没有说“让老百姓也了解一下清朝皇帝腐朽的生活”,那是照顾到德龄的特殊身份。

德龄,仍然承担着管家的职责,王镛的宫内厅,也要按照她的意思来做事。这个权力的下放,一是对德龄在身份土地补偿,二是这个家没有德龄来管理还真不行!这几天,龙剑铭和司徒燕都忙着应酬各方面的代表和各国的使节,而珍妮还是一如既往地履行着国防军军医上尉的职责。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要跟德龄商量着办了。

德龄没有马上回答,并不是因为她不同意司徒燕的提议。而是在盘算着按照目前宫里的人员和紫禁城实际担负的功能,能够腾出多大的区域来设立这个博物馆或者是别的什么馆。她记得在法国,有专门用于收藏历史文物的地方,也是用博物馆的形式。那,中国皇室的这个博物馆,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法国的经验呢?

龙剑铭担心地看了看德龄,这个端庄美丽的女人还在小口地吃着饭,思量着什么。算了,不谈这个事情,换个话题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