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我父亲也没有照过相,没有照片留下来,我连我父亲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只是凭着母亲跟几个哥哥的描述,知道父亲的大体轮廓。”

“……”

“或许就是这样吧。”王志国继续道,“当我听说你父亲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还受过伤,我心中就总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呵呵。”

“……”

“总之,尽管父亲并不是正式军人,充其量只是民兵,但毕竟牺牲在朝鲜战场,所以我们家也算军烈属待遇。”王志国微微一笑,“因为我是军烈属,因此我当时能够免费上学,说起来,我对学习也有些天赋,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学校最好的,甚至我还不断把奖学金寄回家里。然而当我15岁刚刚初中毕业的时候,文革开始了,然后学校开始关闭,我们都成了失学者,我也不得不回家务农。原本就在我以为自己会重新当一辈子农民的时候,正好赶上71年的工农兵推荐上大学,那时候我们村有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我因为是军烈属,以前又上过学,有学习底子,而且当时村支书是我大姨夫,因为他老婆正是我娘的亲姐姐,所以呢,村支书最后就把这个名额给了我,推荐我去上大学。”

“进了大学,我学的是新闻系。呵呵,说起来,我们那一届的大学生,因为是71年第一期的,所以生员跟后期推荐上大学的不一样,没有多少所谓干部子女,大都是跟我一样的军烈属。我们那批人因为大都出身贫苦,没见过多少世面,因此对知识的渴望很严重,上课都很认真听讲,没啥乱开小差的。所以尽管我们当时的基础普遍比较低,但进步很快。嗯,特别是我,因为之前我就已经初中毕业,所以底子很好,因此学习期间我的成绩总是拔尖。再后来,当我毕业的时候,因为文革闹得太厉害,导致各地当时都急缺干部,因此那会儿大学对毕业生分配问题上,大都是带有点强制性的。也就是说,我们那批学生基本没多少自由选择权,都是要服从组织分配,顶多能根据你学生的家乡所在地酌情安排。我老家所在的东沟村属于临山县,而临山县又属于渤海市,因此我就被分配到这渤海市的广播局工作。因为当时的渤海市广播局由于运动多,基本缺员严重,相反临山县这种小县城里,由于地方比较偏,动乱少,干部反而还不怎么缺。”

说到这里,王志国使劲的抽了两口烟,这才轻轻的道:“嘿,别看我也算是这渤海人,但我老家所在的那个县城跟这里离得很远,过去我也从来没来过这渤海市,因此对于这渤海市,我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帮衬,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我当时只是个毛头小伙子,啥都不懂,幸亏当时的邵局长很看重我,不但在工作上经常提携我,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甚至还给我介绍了对象……哦,当时给我介绍的对象,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婆,呵呵。然后呢,83年局里开始重新评职称,我也去参加了职称考试,成为局里唯一笔试过关,并且考试合格的人。就这样,我有了副县级职称,成了局里第一个有职称的人。再后来,还是邵局长跟我说,局势要变了,以后年轻人要当大官,除了要有资历跟本事外,还要有高学历跟硬文凭,又说推荐上大学的大专学历已经过时了,鼓励我继续学习进步,起码弄出个正规的学历证明。这样,我平时在家自修,在85年的时候,顺利通过函授本科考试,获得了本科证书。这样一来,面对当时许多老三届分配过来的新人,我在学历上也不差什么,这也让我成了局里年轻人中学历最高,职称最高的人,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办公室主任。”

又抽了口烟,王志国轻轻的摇了摇头:“总之,我到目前为止,除了我父亲外,还有一个大恩人,那就是邵局长。没有他的特别垂青,我一个在这边没关系没背景的农村人,绝对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唉,现在邵局长虽然已经去了,但秀云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