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3/4页)
没给他上纲上线往封建复弊倒退上扯,更没破什么“四旧”,而是对那“千金”产生了兴趣。这不是*裸的“拜金主义”是什么?那千金干什么用?一个后勤部领导管理的何止千金?不得都让他搬回家去?不是十足的贪污腐化是什么?那些金子搬回家去是不是要当什么特务经费?一连串的疑问加上从某部抓特务的电影中得到启发,金子都是特务活动经费,千金得养活多少特务?必须在他家挖地三尺,必须把金子都起出来。
于树仁幸亏没按原诗白话“家书抵万金”,否则得多挨十倍的折磨,恐怕连命都保不住。*结束,其他挨整的“牛鬼蛇神”均官复原职重新工作。只有他从学习班放回来后,人变得神经兮兮,见谁都立正,见谁都是一套诗歌。平日总穿一套不戴领章帽徽的老军装,胸前排满了各种各类,各色各样,各时期的奖章、功章,都是真的,世面上很难见到的东西,任何一枚取下来都能送进博物馆,当成重要历史文物。
军区大院何等庄严神圣,门卫荷枪直立,戒备森严。“军事禁区,严禁入内”的牌子随处可见,一般胆小的老百姓经过门口看都不敢往里边看一眼,就连下边部队的军官来此办事都要先在警卫值班室登记,经过同意方可入内。唯独于树仁是个特例,因为他的家就在军区家属院,只能任凭他神叨叨的东游西逛,在大院里行走自如。好在他只在院内门口等处溜哒,从不进楼,所以没人管也没人敢管。这大院随意行走的“特权”除了他是老革命以外,大部分仰仗一位高人,就是他那厉害无比泼辣悍猛的老伴,战争年代当过名震冀中的女游击队长,据说擅使双枪。无论将军还是下边的参谋、干事、卫兵,谁都得给“双枪老太婆”点面子。她脾气不好,发起火来天王老子都不怕,倔劲一上来,坐你办公室连嚎再喊个三天三夜,“大闹天宫”都是常规战术小意思。惹急了,别看没了双枪,半夜三更也能将石块,准确的击中将军楼上的任何一块玻璃。
于树仁也有个特点,每天早晚各出来一次,每次嘴里都念叨着一些不怎么重复的古诗词古名句。如果不怕牵强的话,细琢磨回味,还都很有谶语的意境,有时候半夜里想起来会觉得后脑勺子发凉,说的真准,简直是大仙啊。比如,他曾经挡在一位司令部某二级部的部长车前,嘴里反复念叨了三遍“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果没几天,那个姓白的部长就被提为某集团军军长,接着没几年就扶摇直上一路高升,当上了某大军区司令。再比如,他曾在一位来军区开会的某集团军后勤部长的车前,连说三遍“多行不义必自毙”,结果未出半月,那部长就因贪污被关押法办。当然,于树仁在很多人车前念叨过不知多少疯言疯语名言警句,可人们只记得这两句。后来越传越神,说他是什么什么下凡,“于疯子”也被改称“于半仙”。
于副司令对这些以讹传讹纯属巧合的无稽之谈一向不感冒,用他的话讲“都是扯王八犊子,胡说八道”。不过,他和于树仁被关在一个学习班里挨过整,起初还被于树仁整的神经兮兮,反正不管整人还是挨整,都是时代的悲剧,属于同病相怜,对于树仁的遭遇深表同情。
今天于副司令的心情好,他让小李慢慢的绕过于树仁,千万不要碰了老人家。于树仁也不纠缠,照例念叨三遍“谶语”转身走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副司令微闭双眼半躺在车上反复念叨着,好像有点信了,紧绷的脸也略微舒展,似乎流露出些“乐乎”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章 有朋友自远方来(一)
车子出了城,两条路摆在面前。于副司令一挥手,不走高速,走那条狭窄的,路况一般,但不用收费的省级公路,又示意不要开快车。小李很是奇怪,心说“这老头今天好像变了个人,以前总是嫌慢。”
“哈哈,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