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部分 (第1/5页)

李大年递过来一本线状的古籍,安在涛接过来略略翻了一翻,就笑道,“李书记,这种书很珍贵,您还是自个儿留着吧,我可不能夺人所爱哟。”

两人坐在沙发上,开始小声攀谈起来。帮着收拾东西的机关干部察言观色,知道两位领导要进行私下交谈,赶紧就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悄然退了出去,同时为两人把房门关紧关严实。

“小涛啊,上面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都是为了让你稳妥地接我的班,由此可见,中央领导对你的高度重视……中央越是看重,其实你的压力就越大,越是容不得有半分懈怠。”办公室里没有了外人,李大年的矜持和架子自然一扫而空。

安在涛默然点头,“我明白,我会小心谨慎的。”

“你虽然很有才干,但是省级领导层与下面还是有所不同的,高层之间的权力关系本就非常微妙,如今这一次又因为你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微妙……小涛啊,凡事务必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在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上栽跟头。”

见安在涛认真听着,李大年又压低声音道,“省里的形势很复杂,几个常委各有各的心思,你要想在东山站稳脚跟,必须要学会制衡和玩人,不偏不倚,尽量不要公开表现出个人的喜好和立场来,免得遭人利用。关系很微妙,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慎之又慎……”

李大年一连用了好几个“必须”和“谨慎”。他当然是好意,在他看来,安在涛无论能力多强,但始终还是年轻人,让安在涛这么一个年轻干部去领导那些混迹官场数十年的老油条,李大年心里着实有些担心。

这从一个侧面说,别看李大年跟安家的关系很好很亲密,但其实,李大年根本就不真正了解安在涛。李大年对于安在涛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他儿子李南对于安在涛的了解。在李南看来,要是论起权谋和手腕来,安在涛一点都不比李大年这些“老狐狸”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安在涛的大局观,他开放的视野和独到精准的思路,都决定了他的高度。在这样的高度下,安在涛的从容布局和果断掌控,都有了无限的可能。安在涛天生就是一个做官的材料……这是李南对安在涛的深度评价。

安在涛虽然对李大年的话并不以为然,但却知道长者是一片善意,便点头微笑着应下。只不过,口头上的答应未必就代表行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和工作作风,李大年用他当省委书记那一套去“要求”安在涛,显然并不适宜。

十多年官场的历练和风雨,安在涛一步步从基层走来,升迁速度虽然快,但他的基础却是牢固的,基层干过,机关呆过,中央机关也挂职过,党政都有工作经验,他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为官思路和政治风格。有些东西,适合李大年,未必适合安在涛。

换言之,在李大年看来稳健且能收到效果的做法,安在涛用了未必就取的同样的效果,而那些在李大年眼里的激进做法,出现在安在涛的身上,也未必就会一定出乱子。

“还有一个事情,你需要注意一下。”李大年犹豫了一下,轻轻道,“最近省里准备调整地市的干部,这个事情做了一半,中央就准备动我,调整省委的班子,没有办法,这事儿就搁置下来……”

李大年轻轻说着,拐弯抹角地跟安在涛说了好半天。虽然李大年没有直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一批调整(主要是新提拔)的厅级干部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他提议的人,或者说是他准备扶植的亲信,有一部分是省长阚新民提议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常委领导推荐的人选,比如省委副书记孙嘉雍,省纪委书记周佳,省委常委、天南市市委书记麻明良等等。

李大年的弦外之音无非是托付安在涛,尽管他离任了,但这批干部希望安在涛还是要给他一个面子,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