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頁 (第1/2页)

薛紹哈哈的大笑,「薛楚玉,李仙緣,郭元振,你自己對號入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步步為營,一鼓作氣——有趣!」姚元崇笑了,「尚書居然能把兵法用於理政,還用得如此合乎情理出神入化……真兵家之大成者,奇才也!」

「哈哈!」薛紹大笑,「你這個馬屁可就拍得不怎麼樣了,自罰三杯吧!——王昱,進來給姚侍郎上酒!」

姚元崇呵呵的笑,「王昱這個後生,挺不錯。」

薛紹微笑的點了點頭,「勤勉好學孜孜不倦,才思敏捷謙虛謹慎。」

「我見王昱侍尚書為師,表現極為尊師重道。」姚元崇笑道,「如今看來,尚書也確實滿副為人師表之相。」

薛紹暗笑不已,心說為人師表就算了,為人姐夫倒是不錯!

第0739章 烏雲蓋頂

月余過後,西京長安發生了一件大事。

留守西京的文昌左相(原尚書左僕射),曾經在白江口大敗百濟與俀國聯軍,大唐軍界的泰斗級人物,並在中華歷史上都鼎鼎有名極為罕有的水戰名將,劉仁軌,去世了。

早在二聖時期,劉仁軌就已經位極人臣官拜宰相。只不過在薛紹入仕以後劉仁軌因為年歲已高已經逐漸的淡出了朝野。但二聖仍然對他頗為敬重寄予厚望,在他年過八旬幾次秩仕以後,仍要請他出山坐鎮朝堂並拜為僕射宰相。

高宗去世之後武則天漸漸的開始獨斷朝綱,劉仁軌曾經當面指責武則天不要過於干政,說的話都和揚州叛亂的徐敬業相似——「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然而武則天只是笑了一笑,說老相公的教誨本宮銘記於心,隨後依舊讓他留守西京,尚書左僕射的位置雷打不動。

換作是別的人,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這樣的一位老宰相去世,可謂朝野震動。得到消息的當天,武則天廢朝三日以示哀痛,並讓宰相領銜率領百官代表,前往西京弔唁。

兵部尚書薛紹,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領銜的宰相,是新上任的內史岑長倩。

武則天改革官制名稱,以前的中書省被改為鳳閣,中書令則被改稱內史。「內史」這一官名起源於周朝,而隋朝曾經稱中書省為內史省,最高長官就叫內史令。

在裴炎倒台之後,中書令一職一直懸而未決。為此很多人展開了角逐,劉褘之就曾經前來尋求過薛紹的幫助,結果是碰了軟釘子不了了之。武家的人如武攸寧、武承嗣等人,也無不垂涎。但最後武則天還是選擇了岑長倩。

武攸寧、武承嗣和劉褘之這些人倒是也都掛銜「平章事」而入閣拜相了,但是到了政事堂參政議政之時,內史岑長倩自然是略高一籌。只不過,岑長倩的權力和威望比起前任中書令裴炎來說,可就真的差遠了。

政事堂不會出現第二個類似於裴炎的首輔宰相,朝堂之上更不可能再出現權傾朝野的顧命大臣。宰相從此集體制,相互取長補短相互監督制約,這些話武則天沒有當眾明說,但是大家都已經心知肚明。

入閣拜相,這件事情武則天倒也和薛紹私下提過一次,但是薛紹婉拒了。薛紹的想法是,連武承嗣之流都能混進宰相班子,自己削尖了腦袋擠進去和這種人撕咬搏鬥,簡直就是自取其辱。再加上現在武則天對宰相班子盯得很緊,絕對的高標準嚴要求,權力小責任大還附帶高風險……一個兵部尚書就已經足夠焦頭爛額的了,犯不著為了一點虛榮去趟政事堂的混水。

薛紹婉拒,武則天也沒有勉強。仿佛她私下提出一下也只是出於一種「禮貌」式的尊重,並非出於真心。裴炎倒台之後的政事堂,只需要乖乖辦事的應聲蟲,否則進不了政事堂,這個現狀滿朝堂的人都已經是看得明明白白。

因此,與其讓薛紹去政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