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4/5页)
…………………………
想要见颜凌的人很多,但颜凌的时间有限,即便是那些通过“关系”找上门,上赶着要给yy投资的人,颜凌也一样是非常直接地回绝,yy暂时还没有融资的打算。
关于到底要不要融资,以后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扩张。
兄妹俩还没有达成一致,决定等鞋子上市了之后,看看效果再决定。
各路投资机构,在颜凌这儿又全部都遭到了“冷遇”。
yy的门店开得很任性,y大师为“人”处事的态度也很任性。
想要投资yy的人,只要稍微做一点调查,就会觉得yy门店和y的大师的“行为模式”,很可能是来源于创始人的。
没有人yy创始人“青睐”,倒也算是一件比较容易理解的事情,毕竟这是一家任性程度很高的公司。
华尔街很多投资机构的人都开始相信,yy暂时真的没有融资计划,没再对颜凌执行“围追堵截”的策略。
颜凌好不容易稍微清闲了一会儿,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好不容易“闲”下来的颜凌,两天之前,约见了齐亦,打算完成一下颜达邦夫妇交给他的“使命”。
颜凌前天,“闲”到只有中午的时间有空,而且还是不太确定是几点的那种。
齐亦下午又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就商量好请颜凌在华尔街这边吃饭。
堂哥找自己谈话,齐亦不敢怠慢。
齐亦前天提前下班,早早地就来到了自己预定的餐厅等不太能够确定时间的颜凌。
大概是因为颜凌没有做过“明星”,所以不知道“明星”的影响力有多大。
任性而又高冷创业者颜凌,两天之前主动来到了华尔街,和ian 私募旗下一个“并不知名”的投资经理一起吃饭,居然成了一条新闻。
报道除了强调颜凌见的投资经理“并不知名”之外,还说席间两人还相谈甚欢,一顿饭吃了两小时。
第二百七十七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个“饭局”过后,华尔街就更加确信了yy想要上市的信息,那些才相信yy真的没有融资计划的投资人都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排着队想要见“明星创业者”颜凌的人就更多了。
好多人把齐亦在华尔街的经历也查了个底朝天,斯坦福毕业,毕业后在巴克莱投行部工作,职业生涯的起点是宽客,没在巴克莱做多久,就跳槽去了ian的私募。
ian有意从自己的基金里面分出一支小型私募让齐亦做gp,专注于pre ipo的私募股权投资。
齐亦担任gp的私募基金还没有正式成立,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齐亦还是ian公司的一个量化分析师出生的投资经理。
ian的私募,在过去这几年,主要是在股市里面闯荡。
除此之外,也有两个比较成功的pre ipo私募股权投资,这个报道经过查证,这两个项目都是“并不知名”的投资经理齐亦负责的。
华尔街人开始有点看不太懂,yy从来都没有融过资,应该也不可能一步登天,直接开始ipo,转头就到纽交所去上市。
更加让人看不懂的是,就算是要上市,怎么会和齐亦这种,还没有成规模,没有成气候的私募基金谈。
别的不说,ipo的时候,这种新成立的小规模的私募最多也就是跟投。
大投行和小投行能够募集的资金不是一个量级的,yy既然有和小规模的私募基金接触的想法,必然会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大投行领投。
从现在开始,到最后上市,yy肯定不可能只找一个成立过程中,连lp都还没有找齐的“小微私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