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5页)
“见过宋教授、云教授。”郑虎臣连忙站起施礼道。
“郑老板客气。”宋、云二人也起身回礼。
郑虎臣又介绍其身旁的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道:“公子,这位是我苏州商行的首席工匠师,名叫赵云聪,师从苏州名师王致远。”
赵云聪站起道:“在下赵云聪,见过呼延公子,见过各位前辈。”
“王致远?莫非是制作石刻天文图的王大师?”云伯飞道。
“正是。”郑虎臣见我似乎不知道此人,便解释道,“王致远大师,苏州人氏,祖上乃是汴京宫中之御用匠师,精通天文学、机械学及一些奇异的学术,哦,公子,这些奇异的学术可以叫做物理学吧,刚刚这位云教授所说的天文石刻图正是王大师的杰作。”
据史书记载,淳佑七年(1247),王致远刻石于苏州的黄裳天文图,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第一幅石刻天文图。它以北极为中心绘有三个同心圆,分别代表北极常显圈、南极恒隐圈和赤道。二十八条辐射线代表二十八宿距度,绘有银河、黄道等,计绘星一千四百三十颗。而欧洲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以前,观测的星数只有一千零二十二颗,根本没有科学的星图。
云伯飞道:“云某认识这位大师。”
“是吗?想必也是位科学家吧。”
“正是。公子,先听属下讲段往事。”云伯飞道,“一百多年前,当时的汴京宫中有两位杰出的大匠师,一位叫做王书奎,一位叫做云雷,也就是属下和王致远大师的先祖,他们二人都是大科学家苏颂晚年时所收的弟子。”
“苏颂我知道,就是制作水运仪象台的那位科学家。”
“是的。苏颂大人精通天文、机械及药理学等,是我朝有名的大科学家。就在大人仙逝不久,金人便大举南侵,这才有了高宗南渡,临安成为我朝之行在所之事。那金国本身乃是野蛮不化之国,只是其当时的君主还算识时务,破城之时严令金兵不得杀害各类工匠,先祖云雷和王书奎趁机脱逃,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属下年轻时,曾经到苏州拜访过王致远,并多有交流。王致远大师才华横溢,和苏颂大人一样,也是通晓天文及机械学,不像属下,仅仅知道一些机械方面的皮毛。后来,由于宋蒙大战,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了。”
对于自然科学的人才,我比这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渴求,忙问道:“王致远大师还在世吗?”
第320章 大学新人
第320章大学新人“呼延公子,家师已经不在人世了。”赵云聪黯然道。
“啊?”我一声叹息,道:“可惜,可惜。”
云伯飞一听却已失声道:“王致远大师算起来虽然是老夫的师兄,但和老夫相比,也只不过大了十多岁而已,没想到竟已仙去了,真是天妒英才啊。赵贤侄,这是多久的事?”
赵云聪听师傅提起过王家和云家的渊源,叫了声“师叔”,道:“家师仙逝已有大半年之久了。”
大半年之前,正好是云伯飞刚刚回到火药司之时。听到年轻时的朋友离世,云伯飞难免一阵感叹。
我问道:“赵云聪,那你师傅的技艺你都学会了吗?”
“呼延公子,在下只学会了一半。”赵云聪不好意思道。
“一半,什么意思?”
郑虎臣道:“公子,郑某来给您解释。云聪的父亲和郑某乃是八拜之交,同时也是郑氏铁器作坊的股东之一,云聪自幼天资聪颖,机缘巧合之下拜在了王致远大师门下,成为其唯一的弟子。云聪对机械一道很感兴趣,在这方面悟性极高,连王大师也曾经夸奖道,‘此子在机械学上的天赋极高,唯有当年的苏颂大人可比,必定可以将此发扬光大。’但是,对于天文学,云聪却提不起半分精神,以至于大师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