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2/5页)

人命来。”

刘璇见太史慈语气轻松,放下心事,身体上的反应却越来越强烈,可恨太史慈此刻却全无下一步的动作,弄得刘璇难受不已,偏又无法开口,唯有低首开口道:“夫君,你不想在璇儿的身上弄‘出’人‘命’来吗?”

言罢,脸上娇羞无限。

太史慈一愕,心道刘璇就是刘璇,到了此刻还在玩笑,看着此刻一双美目中似可滴出蜜汁来的刘璇,脸上的邪气更重道:“娘子有命,夫君岂敢不从?我这便在娘子的身上弄‘出’他个七八条人命来,如何?”

刘璇轻啐了太史慈一口,低声道:“净胡说,我又不是那……”还未说完,下体便已太史慈破入。哪还说得出话来?

一时间,屋中只剩下了男女交合的美妙声音。

一切都浪漫得不真实起来。

===============================================================

第二日,午后。

太史慈和管宁此刻正坐在蔡邕家中的席上,和蔡邕请来的众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才只一个晚上,太史慈的新五德终始说便在洛阳城不胫而走,此刻人人皆知这位青州战神的大名,最主要的是太史慈的新五德终始说找到了王公大臣们要剿灭十常侍的理论根据,即所谓的天地间阴阳二气不在其位。

故此,今天的宴会就没有了昨天考教太史慈那种剑拔弩张的意味,完全地变成了一种切磋。

坦白而论,太史慈在这些大儒面前根本就是一个不学“有”术之徒。要是谈论经学,连人家的一个指甲都比不上,不过有管宁在旁边照拂,那就不一样了。

这管宁也真是厉害,竟然可把太史慈在西北六县的一些做法无不纳入到这新的五德终始说中去解释,这份本领太史慈是心服口服了。

故此,宴会进行到这里,已近尾声,但卢植、王允等人均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均视太史慈为忘年交。

至于袁绍、袁术、曹操、孔融、刘岱等人,那就不用说了,无论内心中怎么看待太史慈的真实的想法不得而知,但表面上自是对太史慈亲热无比。

宴会进行到酒酣耳热处,在众人的撺掇下,蔡邕便命自己的得意弟子、日后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弹筝。

一时间,古筝声传遍了宴会的席间,令人陶醉。

太史慈对这东西根本一窍不通,不过在家中时倒是听孔悦常常弹奏,此刻一听,便觉得王粲的古筝与孔悦的风格截然不同,虽然少了纯朴古雅的味道,但其中味道浑厚淳朴,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大大出乎太史慈以为凡古筝的演奏必然中正平和的惯性思维。

不过有一点倒是相同的,这时代似乎还没有发明假指甲,所以太史慈看到王粲是在用肉甲拨弦,和孔悦别无二致。

自己倒是曾经给孔悦用穿山甲的骨头做过一付甲指甲,不过孔悦却不喜欢带,说是手指转动不灵活。

这思索间,蓦地从厅外也想起了一阵古筝声,竟然和王粲此曲高低相合起来。而且其中竟然于沉雄顿挫中有飘渺之气,令人闻之不知身在何方。

厅中的众人闻听此音纷纷放下了酒杯,愕然望向蔡邕,蔡邕含笑点头,意思是和王粲曲音相合的正是他的女儿蔡文姬。

太史慈早就听说过蔡文姬在音乐方面的造就非比寻常,那句“乱弹琴”就是蔡文姬留下的句子。和所谓的“曲有误,周郎顾”有异曲同工之意。

就在这时,那厅外蔡文姬的古筝声越扬越高,众人的脸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太史慈不明所以,只是看到正在演奏的王粲脸上出现了细汗,显然是跟不上蔡文姬的古筝声。

蓦地,王粲手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