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2/4页)
氏家族地感情其实别人所能比拟的?所以有人认为江东乃是孙氏家族的大本营,所以只有孙权能立的住脚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无论是谁,都被世家大族们排斥在他们的利益之外。
而曹操,就是看穿了这一点,要赢得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那就要变得十分强势才可以。于是,曹操开始向江东大量移民,随后帮助刘繇打败了孙策,再加上自己手下地精兵猛将,假借刘繇的名号,江东的世家大族谁还敢不服气?
从这一点上看,曹操的做法和自己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不过他挟的不是天子,而是刘繇。
想到这里,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气道:“只有一个问题,我那个二舅哥虽然代表官方与江东世家大族对立,但是扬州各郡的郡守并非那么听话……”管宁叹了口气道:“曹操早知道这一点,所以曹操从一早开始就已经在暗中扶植起自己班底,比如我的那个贪财的老朋友华歆。他一直销声匿迹,而曹操才一在江东立足,这小子便跑了出来。说来说去,只能说曹操早就暗中布置了一切,像这样的人在江东还不知道有多少。至于那些对曹操不服气的人,当然被曹操征讨江东时趁机杀掉了,比如像那个什么严白虎什么的。”太史慈皱眉道:“这么说未尝不可,只是有一点说不通,曹操要立足江东,那就先要灭到原本的江东领袖孙坚,可是孙坚之死完全是突然,这件事情曹孟德未必料得中。在孙坚未死之前,曹操便把自己赌注都押在了杨州,这未免说不过去……”
管宁一眼便看穿了太史慈的心意,大摇其头道:“主上,孙坚之死未必会出乎曹操的意料,奉孝当日在徐州时,闻听孙策扫平荆州,身先士卒。便人为孙策他日未必死于小人之手。所唯有其父必有其子,曹孟德书下谋士如云,难道就看不出江东猛虎孙坚会死于非命吗?”桓范在一旁接口道:“主上有没有想过。既然孙坚乃是江东的世家大族,若是他的领袖地位十分稳固的话。为何不在诸侯同盟失败后马上回到江东稳固根本,反而去攻击荆州呢?”
太史慈被问得一怔,这个问题他从来未考虑过。
是啊,历史上说孙坚当时算是袁术的部将,所以孙坚攻击荆州乃是袁术的命令。但这个理由实在牵强。袁术何来本领指挥孙坚?
恒范冷笑道:“说来说去,还是那个道理,孙坚在江东地位不稳,想要通过征讨荆州来威慑江东,结果最后死于刘表之手。”
顿了一顿,恒范又道:“孙坚当年攻打刘表急切。说到底就是希望在刘表初来乍到荆州地情况下混水摸鱼。”管宁赞同道:“可惜孙坚不是曹操,所以对刘表这位朝廷中的‘八骏’之一,根本不了解,轻敌冒进,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预料到孙坚会死于非命又有什么奇怪?”
太史慈哑口无言。
看着默然不语的太史慈,管宁忍不住对太史慈道:“所以现在想起来,曹孟德利用刘繇公子在扬州当挡箭牌。自己在江东发展是早早已经定下的计策,从曹孟德跑到徐州的那一天起,他便在计划一切了。”太史慈点了点头,沉声道:“我明白幼安兄的意思了。”
管宁这番话地意思其实很明确了。
曹操组从洛阳之乱后就已经开始算计太史慈了,所以太史慈面对曹操绝对不可以再有半点心慈手软。现在不像去年,大家各自忙着平定内部的敌对势力,太史慈和曹操之间再无任何缓冲的余地,当然不能再留任何的情面。若是再有妇人之仁,只怕辛苦赢得的有利形势都会输掉,天下更不知要到何时才会一统。
虽然早已经知道是这种结果,但是太史慈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曹操对自己的行动都是迫不得已为之。
此时经过管宁的分析,太史慈便感觉到分外的心痛。幸好太史慈早有准备,故此还能经受得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