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4/5页)

意就是对病毒的灭杀完全没辙了。

子昕忍不住揉揉额头,再次调出了群窗口。

Octo:兄弟们,干活吧。

Kerai认不认识自己先放一边,高达六百万并且还在持续上升的受害数字却是如今迫在眉睫的问题,K既然拿不出杀毒方案,那他罗子昕就责无旁贷。别说作为世界第一黑客组织,Octo又被对方指名道姓,全世界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的反应,就是出于匿名者一贯的道德准则,也绝对不会放任这个恐怖的病毒不管。

☆、第九十六章

上世纪有个非凡的黑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调制解调器比剑更有力量。”他的名字叫作巴娄;米国黑客文化的奠基人之一。后世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黑客”这一人群脱胎于哪里;名牌大学生?国家科研人员?亦或是供职于企业的工程师们?……

不不不;你绝对想不到黑客的“祖先”是谁。

翻阅历史,我们愕然地发现,答案竟然是一群喜好摇滚的嬉皮士青年——谁又能把音乐和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呢?很不可思议吧,可是六七十年代的米国摇滚乐队中,永远不乏独具天赋的录音工程师、灯光专家、摇滚乐电视制作人和各种各样的电子技术人员;就是这么一群边缘地带的年轻人;不说最终音乐玩成了什么样,却是在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这么玩出了令人惊叹的比特帝国。

98年五月二十八日;台北连续半个月都在断断续续地下着雨;闷里带凉;天空终日阴沉沉的,风把乌云朝西北方向吹去。

是时一场大雨稍歇,屋檐树枝还在滴滴答答地落着雨水,一辆警车停在台北看守所外,车轮碾过路旁水坑,溅起一蓬水花,举着摄像机的记者们早已闻讯赶来,车门才刚打开跳下两个全副武装的警员,就被记者们蜂拥围上,当被拘押的人跨出警车时,快门的闪光一时间晃得那人眼睛都几近失明,当场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所幸被两旁的警察顺手架住,只是如果仔细打量这个年轻人,会发现他早已面无人色,双腿大颤,几乎是被半扶半押地带出来的。

“陈卫凌先生,请问你与Octo的对决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陈先生,CIH目前已经感染了上千万台主机,你对这个数字有什么看法……”

“CIH真的是无解的吗,还是有所隐瞒……”

“你与Octo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据了解你曾经从MIT退学,现在又重念本地大学……”

“听说你曾加入台|湾|军|队,但是最终却因为家族精神病史被迫退役,请问你的精神状况是否导致这个病毒……”

记者们拼尽力气递上话筒,有一个甚至用力过猛直接戳到了青年的脸,陈卫凌偏了偏头,紧紧地咬住了牙。

事情这么会这样。他从来就没打算过把病毒传播出去,也可以肯定那晚自己并没有这么做。

警|察们用身体挡住记者,努力把人送进看守所暂时拘押,等待取证和开庭审理。记者们被阻隔在看守所的铁制大门外,伸长了脖子往里头瞧,场面一片沸反盈天。

被逮捕后,陈卫凌坦白自己编写CIH病毒是为了与Octo一较高下,并且最终是自己胜出,令人惊讶的战果连同病毒的大规模传播,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一夜间成为了各界广泛关注的人物,要知道,如果他确实干败了Octo,那个陈卫凌这个名字绝对能被国家提高到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

网络上更是为这件事炸开了锅,一方面是完全颠覆了过往概念的病毒依然在疯狂向外扩张,一个个网络堡垒相继沦陷,另一方面众人也在紧紧盯着Octo的反应——九四年Octo战胜凯文·米特尼克荣登王座,时隔四年的今天,是否将会有一颗新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