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5页)
袋早就被打开,面前全是铺开的纸笔,老人正在快速地演算着,完全沉迷进去的样子,桌上的咖啡还剩大半,却已经彻底凉透,因为水温不够而没有泡开的速溶粉凝成一块一块,漂浮在杯子里。
真是一杯糟糕的咖啡啊……不过呢,还是珍惜吧,因为过不了几年,你就要去一个没有咖啡的地方了……虽然就现在看上去,身子骨还算硬朗。
他摇摇头,拿着换洗衣服走进了浴室。
☆、第五十四章
1991年10月;随着Linux首个内核版本0。02的面世,软件界自由主义的浪潮终于到了掀起之时。
FSF(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办于1985年的十月;至今刚好六年整;创始人Roger半生致力于开源软件运动,基金会的成员数量其实已经颇为庞大。要说起来,写软件不难,三行代码;稍加封装就可以成为一个简单的软件;但问题在于系统。系统是程序运行的舞台,是计算机的灵魂,它的工程量并非小事,能够编写的人才更是可遇不可求,自由运动者们过去所开发的软件依然是建立在收费系统之上的,这也使自由软件成为了那些系统的附庸,一种泡沫般的鸡肋存在——归根结底,这一切的一切,只是缺少东风,而东风,就是能够承载起这些软件的,同样自由的系统。
现在,Linux的开发人员携手FSF,共同搀扶这个巨人的婴儿开始了蹒跚学步。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浓咖啡、建筑燃烧时的熊熊烈火、汽车往来的灰黑色尾气、急促而迟迟无法接通的电话铃声、讲台上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落在电脑键盘上的汗珠……或许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只不过是在某个午后的悠闲时光里,漫不经心翻过的一页历史画册,但只有在其中亲历过的人,才能真正地明白个中滋味。
天气渐渐转凉了,京城刮起了细微却又持续不断的北风,银杏的叶子将校园铺成了满地金色,十二月,临近学期末的时候,子昕收到了FSF发给他的第一笔工资。
考虑到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工资是Roger在瑞银替子昕开户后汇进去的,瑞士银行在华国并不算很普及,不过幸好子昕身处帝都,倒是恰好能找到办事处。
对此,子昕的反应是:你们竟然真的发得起工资?!
Roger:……的确,我们基金会已经连续赤字两年半了,不过现在,我们有了转机,这还是对亏了你们的系统!
Octo:说,把我的系统拿去干了什么不可原谅的勾当!
Linux:嘿嘿,我们的内核不是在网上传播么,这不,有两家大型游戏开发公司拿去做成跳转盒用啦,试用了一段日子,觉得非常棒,原本他们打算用Windows系统的,那个需要成千上万美元的终端服务访问许可和客户端访问许可呢,现在全给他们省下来啦,而且那边的技术负责人还给我致电,说我们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也比那些大型商用系统要低,他们衷心地感谢我们!
Octo:这和钱有什么关系,你不会趁机捞了一笔吧?
Roger:不不不,对方决定对我们提供长期的资金赞助,上来就拨了好几万刀!而且还说会向合作伙伴推介我们,共同成为我们的赞助商,支持团队的运作,吼吼!
Octo:听你说得好像很不错,这种事情我不擅长,你来做公关吧。
Roger:交给我,没问题!对了,他们还问到有没有精通Linux系统的人员能够来他们公司工作,或者帮忙把系统完善一下?
Linux:这个……就有点难办了,要说起来,对Linux熟悉的也就只有作为设计者的Octo和我,然后是头一批使用这个系统的志愿者……他们的公司在哪里?要不去大房间问问,不知道我们的志愿者中有谁是在那边或者愿意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