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4页)
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考察后择优录用;征辟就是海选,“征”是皇帝指名征召直接任为中央官员,“辟”是中央和地方的高级长官征聘任用为本署僚属。无论察举还是征辟,都要做到一点:有人推荐。
出自仕宦之家,曹操深谙官场奥秘,又有曹嵩指点迷津,铺桥引路,曹操在太学结业前就开始为就业作准备——争取专家好评,炒作出名,为就业打下基础。
曹嵩首先要儿子去找同事桥玄。曹嵩担任大司农,国家的财务总长;桥玄担任少府,掌管宫中的服装、车马、宝货、饮食等,是皇家财务总长。因为工作性质相同,二人打交道最多。大司农和少府的品秩都是中二千石,曹嵩与桥玄平级,但是皇家花钱不赚钱,桥玄的工作要做好,要获得曹嵩支持才可。父亲去桥玄家,有意无意地带着曹操,喝茶的工夫,曹操就有表现机会了。桥玄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眼前这个小个子年轻人虽然貌不出众,却别有气质,再说当着家长的面,怎么也得夸奖孩子几句,就说:“天下即将大乱,没有经邦济世之才,是不能安定天下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就是像你这样的人了。”作为皇帝身边的官员,桥玄不可能公开说天下即将大乱,因此这话估计是桥大人与曹操私下聊天时说的话,后来被曹操传扬出去。
搭上名人,树上开花,这种炒作方法百试不爽。桥玄这人很出名,他做官刚猛果断,不畏强暴,谦以待人,胸怀豁达,很得士人好感。桥玄也是有气节的士人,他绝不是无原则说曹操好话的。他是从县级官吏上一步步提拔上来,是务实派官员,他看出了曹操适合即将到来的乱世。随着交往的深入,他越来越发现将来的世界属于曹操这样的人,就把一件最放心不下的事情托付给曹操:“我见到的天下名士很多,但是还没有超过你的!你善于处理问题,我老了,把妻子儿女都托付给你吧。”
既然把家人都托付给曹操了,桥玄就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人脉,全力扶持曹操。他对曹操说:“你的知名度还不够,必须去结交许子将。”曹操说:“我这样的无名之辈,他会理睬吗?”桥玄说:“有我呢!”
桥玄是要曹操争取到清议界的认可。清议在东汉时兴起,就是儒家名士以伦理节操为依据,臧否人物,左右人物评价。清议很有分量,被评为触犯清议的,即使是公卿,也有可能迫于舆论压力而丢官免职。从这里看,东汉皇帝虽然一个比一个昏庸,但是清议界的崛起,说明那时候知识分子还是有很大言论自由的,而且能实际参政,并非作秀似的议政。一个人要想通过察举或者征辟,获得清议界认可是必须的。汝南人许劭,字子将,不肯出来做官,世人因此说他是名节标本,其实他是发现了一个比做官更能获益的行当——品评人物。他的确有眼力,看人很准,一时间成了清议界的权威。他和堂兄弟许靖在家乡清河的小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人才,褒贬时政,名为“月旦评”,直接把品评行业做大做强创出了品牌。得到他的好评,升官不愁;得到他的差评,这辈子别想提拔,回家卖红薯算了。
带着贵重的礼物,曹操来到了月旦评的小岛上。看在桥玄推荐信的面子上,许劭才没把低头哈腰的曹操赶出去。曹操是带重礼来的,看来月旦评已经产业化了,但是许劭很重视维护品牌,曹操是宦官之后,放纵无度,给曹操好评会砸了月旦评的牌子。许劭很为难,只好皱眉不语,做出深沉的样子。
大老远来了,礼也送了,桥玄的推荐信也递上去了,一定得要个好评回去。曹操装作看不懂许劭的态度,一个劲地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月旦评的主业就是评人,对客户不做评价,也会砸牌子。许劭想破了脑袋,说了一句:“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做能臣不可能了,因为这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