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自习室里,时常有男生为和她搭讪而和她搞些辩论,她从不畏缩,甚至是乐在其中。我总是仔细地听,从不发言。当她无意间看到我凝神、注视她的目光时,惟一的表情不是在脸上,而是她那飘飘长发得意的一抖。是挑战?是轻视?让我无法捉摸,无法理解。那便是认识“听你如雨”时她给我留下的印象,那一年我读大二。
有人说,男女之间没有纯洁的友情,我并不认同这句话,因为无意中我和“听你如雨”室中密友敏成了纯洁的男女朋友。从此,“听你如雨”便经常被敏提到嘴边,*我的耳边,折磨我的记忆,搅乱我的思绪。从她的嘴里我知道了“听你如雨”曾多次议论我的为人。也听到了更多别人对“听你如雨”的好评。我忽然觉得对她了解很深,可见面时彼此的无语,又让我觉得对她一无所知。“听你如雨”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或许是因为这点让我畏缩,又或许是大男子汉无聊的自尊,总之,我没有主动找她交谈。
大三的那年,学校的BBS站开通。敏在我的极力劝诱下开始接触网络,很快,她如我预想的那样,迷上了网络,天天拖着“听你如雨”一起去上网。
第一次在BBS上看到署名“听你如雨”的文章,我便被其文采、其才思深深迷住了。
我发现这个署名“听你如雨”的人的心境和思想与我是那么地接近,一种相见恨晚的情绪油然而生,凭空生出一份珍惜。此后我总是留意“听你如雨”的文章,而且总能从她的文章里获得共鸣,就如同在听一个老友讲述往事。后来,我忍不住开始回应她的文章,有时两人“Re”得连成一片。
在BBS上发现“听你如雨”是我上网的一大收获,这一骄傲的战绩在一次与敏的闲聊中说了出来。我说我喜欢上“听你如雨”了,我相信她是女孩。敏斜眼看我,一脸诡笑,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我如坠云里雾里,敏一字一句地说:‘听你如雨’就是她,是她呀!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心剧烈地跳动,“听你如雨”,我脱口喊出。那晚,我在BBS上等她,如同往常一样,她准时出现了,她一现身,我便CALL她,叫她的真名。她愣住了,老半天才问我是谁,怎么知道她的名字。我对着电脑大笑,连眼泪都笑了出来。我终于主动和她说话了。
从此以后,我们就像约好后在某个固定的时间上线,她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之间肆意的开玩笑,遇到观点不一致的问题也激烈的争论。说不过我时,她也会耍赖,这时的她就像所有单纯而没有心事的女生。
然而,虽然我们彼此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但面对面时依然无话可说。我欲言又止,她满脸期盼,这种尴尬的场面随毕业的临近而愈渐增多。这是怎么了?我很困惑,“听你如雨”也一样,但在线上我们都自觉的不提及这个奇怪的现象,只把迷惑和些许悲伤留在下线回寝室的路上。
大四,学校的BBS站关闭了,我便与她失去了惟一可以交谈的空间。大四时的忙碌使我和她见面的机会都极少,更说不上交谈。偶尔相遇,点一点头就擦肩而过,我想象着电影里相互回头的情景,却没在我们身上发生。我开始遗憾,开始自责,却依然没有主动表示什么,挽救什么。
班级告别酒会在忙碌中如期进行,“听你如雨”和我同坐一桌,席间无语,只有苦酒杯杯,望着这个真实存在而又不曾接近的人,我食不知味,有些麻木。离别的愁绪总让人心碎,敏忍不住拉着“听你如雨”的手抽泣,顿时引起满场回应,哭声一片。我不忍再看,明显感到双眼热泪就要夺眶而出,我掩饰着冲了出去,在大堂里独自抽着烟。没过多久,“听你如雨”抽泣着跑了出来,坐在沙发上,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我和她。她一直低着头在哭,我木讷的坐在很远的对面,机械的一口一口抽烟。一连串的咳嗽引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