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页)

作牺牲了不少人,尤其是女人,费尔南多、伊娃、泰雷丝、吉洛、多拉·玛尔、佳克琳娜、奥莉嘉以及其他众多的女人都是他情欲和艺术创作的牺牲品。在毕加索心中,唯一重要的只有他的艺术,他的艺术至高无上。他那艺术创造的一生和近乎虐待狂的性生活史为此作了最好的说明。

列夫·托尔斯泰本来可以在俄国上流社会大显身手,在官场上寻求发展,也可以成为传播基督教福音的非同凡响的圣徒,但他却终以文学创作作为他第一性的生命需要,将艺术创造视为他生命的支撑,他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欧内斯特·海明威可以成为杰出的猎人、优秀的拳击手、勇猛善战的将军,但他却选择了小说创作,并下定决心要用文学来震撼全球。他果然做到了,并获得最高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

伊丽莎白·泰勒终生献身于电影艺术事业;当她芳龄十七、刚刚在银幕上展露才华时,她曾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的儿媳。前巴西及秘鲁大使的公子、亿万富翁的儿子比尔·波利曾热烈追求她;他们爱得如痴如狂,并定下了婚期。她即将成为拥有游艇、宅邸、佣人、私人游泳池及百万家产的波利的娇妻,但由于她不能放弃电影,而波利却坚持要她放弃电影事业,两人只好分道扬镳。以后伊丽莎白·泰勒曾数次结婚并数次声称息影;但她与电影艺术有不解之缘,因而她一天也没有退出过电影界。没有电影,就没有她伊丽莎白·泰勒。电影艺术是命运让她作出的最佳选择。电影艺术把她造就成了数次获奥斯卡奖、魅力无穷的杰出女性,成为全世界人所倾慕、所崇拜的影视界超级女艳星。

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的一生更能表现出命运的威力。命运之神如此耐心、又是如此固执地要高更听命于她。高更成为画家之前颇通经营之道,是位颇能理财的富裕的银行家。一直到了不惑之年,高更43岁时才发现了命运之神给他指出的道路,才发现命运要他成为一位画家。于是,他如大梦方醒,抛下商务,抛下富裕生活,抛下家庭,远涉重洋,来到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南的热带岛屿——塔希提岛,他心目中的天堂。他以岛上睡眼惺忪、金棕头发的太平洋土著姑娘为模特作画,也与她们一道做爱、睡觉。塔希提岛上的生活令人流连忘返,塔希提岛上的土著姑娘更令高更迷醉。这些与大自然最为贴近的女人皮肤黝黑、身材丰满、腰肢挺拔、嘴唇性感、乳房高耸、臀部圆实、大腿肥硕、情热如火,她们给高更带来了生命和肉体的最强烈的快感欢乐。高更认为,在法国与之有着肌肤之亲的白种女人与这些黑皮肤的尤物根本无法比拟。他在岛上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12年,创作出大量的杰作,并长眠于岛上。在岛上,他创作出了著名的富于异国渺远色彩、静谧、意味神秘的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 想看书来

一 为什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2)

创造令人迷醉,令人心驰神往。艺术的创造拓展了新的生命空间,创造赋予了艺术家无限的自由,创造使他们得以重新安排世界的秩序,随心所欲地造就第二自然。创造使艺术家成为象征领域中的造物主,使他们像神一样强大有力,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创造性活动是诗化世界、诗化生命、诗化人的生存的活动。创造性活动将人引入一种敞开的生存之境,在这里,人摆脱了物的羁绊、形役和物役,中断了现实世界里乏味的日常事务的纠缠,摆脱了尘世生活中功名利禄的庸俗纷争,摆脱了使我们生命力枯竭、心灵之光泯灭的灰色且令人懈怠的无聊生活,进入诗意的栖居。

作家、艺术家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崭新的生命天地。这一世界使人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拥挤,逃离日常生活中令人厌倦的粗俗、使人绝望的沉闷,摆脱反复无常的情绪桎梏、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