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时间,后来上任的厅长对干部提职一事不重视,两年多的时间仅组织过一次干部提拔,偏巧顾伟民那次在笔试时答跑题,与提职失之交臂。于是,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在主任科员的职务上足足待了七年时间。

主任科员是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一种,虽然有“主任”二字,但与主任记者、主任医师等“主任”相比,其含金量和影响力都差得很远。社会上原来有一种说法,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顾伟民认为,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班主任的能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让主任科员等望尘莫及,主任科员实质上已经取代了班主任“最小主任”的位置。

七年主任科员生涯让顾伟民对这一职务极为敏感,特别是具备“牲畜”条件后,他愈发感受到主任科员这一职务的尴尬所在。

省直机关都是厅级单位,处长可谓满天飞。因此外单位特别是地市来厅里办事的人,都习惯性地称呼对方为处长,以免将职务叫低了。顾伟民长得比较成熟,被叫处长的次数也格外多。起初他还欣然笑纳,心里美滋滋的。那次晋职失利后,他听到这一称呼后就觉得格外刺耳,有时甚至认为对方是在故意调侃自己。

其实,与地市特别是县里相比,顾伟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满足。县里的人事局是科级单位,局长是科级干部,主任科员虽然不是领导职务,但也是人事局干部们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往往白发苍苍时才能熬到这个职务。相对而言,省直机关则宽松得多,像顾伟民这样的研究生可以直接定为副主任科员,三年后就能正常晋升主任科员。

不过顾伟民也明白,这种感觉实质上是自欺欺人。别看乡长也是科级干部,可人家屁股底下可是一辆4500大吉普。自己空有一个正科级的头衔,但能调动的资源极为有限,属于典型的“说的不算、算的不说”,用句不太好听的话来形容,就好比封建时代的宫中小太监,别看忙忙活活的好像很风光,其实心中无限悲凉只有自己知道。

主任科员这一职务还有一个致命的尴尬,那就是很难独立对外工作。应该说,省厅下地市的机会非常多,和其他省直厅局交叉开展工作也是经常事。但这类工作都至少由处级干部带队,官最小的也是副调研员。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来是保证工作质量,二来也体现对工作的重视和对工作对象的尊重。因此,主任科员基本上只能当成员,承担着具体工作,却上不了台面,更无谈代表省厅了。

当然,省厅在地市是很有影响力的,厅领导下地市一般都是常务副市长陪同,处级干部带队时,地市人事局的班子也一般悉数出面。顾伟民对这种场面一直很陶醉,可有一次带队的孙处长醉酒时一语道破天机,说咱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狗尿苔不济长在金銮殿而已。顾伟民闻此言心中更加痛楚:这样的话我们主任科员岂不是更属于典型的狐假虎威了吗?

QQ群里还在热聊,忽然有同学问:“老顾,国家人事部和劳动部都已经合并了,你们什么时候合呀?”

顾伟民忙发个“泪奔”的表情,然后答道:“我们省的方案已经获批了,估计很快就要合并。”

那位同学曾经来过顾伟民的单位,他很关心合并后顾伟民会不会更换工作地点。顾伟民说这事可说不准,人事厅在省政府大楼内,劳动厅在楼外,双方的办公场所都很紧张,合并后的新机构肯定要选个理想场所。目前传出来的方案有好几个版本,但估计不会搬出省政府大楼。

第一章 牲畜和青蛙(3)

同学问顾伟民愿不愿意搬走,顾伟民又发个“泪奔”的表情,说在大楼里办事方便,大门口又有武警站岗,安全感强,盗贼轻易不敢觊觎省政府大楼。同学发个“笑脸”表情,说在大楼里面多威风呀,我们都非常羡慕你能在省政府大楼工作。顾伟民说羡慕能当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