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4/5页)
要看对谁。”老匡笑道,“进市委市政府小车班,对你来说帮忙就一句话,是易事,可对小高来说,让他自己办那就是比登天还难。”
老匡的打趣让潘宝山一乐,而且一个关键词还让他灵光一闪,市委小车班。何不让小高进市委小车班?那刚好是个借口找高厚松。
就这样,潘宝山给高厚松去了个电话,约他吃个饭,说有点事看能不能帮忙。高厚松一听很警觉,不知道潘宝山要他帮忙为何事,万一为难的话还得多思量一番。不过他也有数,马上就要到具体部门了,有些事还真要归政府方面直接领导,所以对潘宝山还得真客气。而且,在对石白海的立场上,他们应该说是一致的。
“潘市长,只要我能帮肯定没问题。”高厚松道,“有事你先说着,碰巧了可以提前酝酿一下。”
“哦,有个朋友的熟人,在富祥县小车班,他老婆在市区工作,一直两地分居。所以就托了关系找我,看看能不能调到市政府小车班。”潘宝山说到这里笑了笑,“高秘书长,有些事你也知道,太近了不好,所以琢磨着是不是放到市委小车班会好一些。”
“哦,这事不难!”高厚松一听放了心,市委小车班就隶属市委办,找负责人半句话都不用。
当下,高厚松爽快地答应潘宝山的邀请,并且提出反要求,说吃饭可以,不过由他请客。
潘宝山知道高厚松的意思,呵呵一笑,说那不是他主动找酒喝了嘛。高厚松听了也一笑,说关系向来不错跟朋友一样,说那些见外。
两个人喝酒是不热乎的,得找几个人陪着,但大院里的不能找,有些事怕走风。这一点是潘宝山和高厚松的共识,也是默契,不用说。
潘宝山想来想去,干脆找鲁少良,那可是纯外围的人。别的也就作罢,本来这种场合就不适合人多。高厚松也就找了一个朋友,一共四个人,正好小聚。
事情也真是赶巧,鲁少良接到潘宝山的电话时说也这正要找他,问他知不知道赵铭已经到市旅游公司了。
这事潘宝山还真没在意,他的心思没入到那上面。不过正好,赵铭去旅游公司就是想伸手的,办他的机会也就有了。
第二天,潘宝山就跟王三奎联系,让他对邸章庆那边的事不能放松,现在机会正合适。
就这事,潘宝山还打算跟王三奎碰个面再好好谋划一下步骤,但还没来得及,省委党校青干班就开班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省委党校
踏进省委党校大门。眼前的环境并不陌生。
院正中是一颗高大的翠松,边上是一圈花坛装的万年青。绕过翠松,是一片开阔地,后面是党校行政大楼。大楼四周错落有致地散落着几座用于教学的小楼,其中一座大点的,里面有一个大礼堂。
此次前来,也算是故地重游。
刚毕业那年,作为省委选调生,岗前培训就是在这里举行。潘宝山记得很清楚,那段时期真是叫一个激情澎湃。开班典礼上,省委组织部原部长铿锵有力地告诉他们,走上选调生这条道路,就是走进了干部队伍行列。
现在一晃六年过去了,今昔印映,还颇有番感慨,只是与过去相比,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隐忍。
这次青干班开班仪式没有想像中那么隆重,潘宝山认为,估计是省委考虑到能坐到这里的学员极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在情绪和斗志上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激励,更重要的是多灌输一些执政的方向、理念和方法。
青干班常规课程跟历届差不多,政治、经济和党建必不可少,另外还有行为和能力训练等。今年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一个热点讨论课程,就当前的大政方针、社会焦点等发表见解。
不过这个热点讨论课没有热起来,没有人主动发言,只有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