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4/4页)

无讨好地说。

“哪里,哪里,不过是浪得虚名,不过,伟力肯定比我强多了,我一个女人即使有点才气也成不了气候。”停了停,艾蕾问:“对了,我们去吃什么呢?”

“吃什么由我来安排好不好,今天我请客,招待两位美女。”朱一民说。

“你请客,怎么说得过去呢?这是在西都!”艾蕾和任洁异口同声。

“西都怎么样?你们不是我请来当导游的吗?给我当导游,不给你们付工资就便宜我了,请你们吃顿便饭还不行吗?”朱一民坚持自己的意见。

“好吧,朱总,那我点菜你付钱吧!”任洁向艾蕾挤挤眼睛。

“那好,我私人请客,你不要点鲍鱼和熊猫肉哦!哈哈哈哈!”朱一民大笑着说。

“既然朱总对西都文化感兴趣,我们又推不过您,我看这样吧,那干脆就请朱总去品尝李麻婆豆腐、胡汤圆和凤抄手吧!既经济又实惠,还不失档次,朱总,这些东西比鲍鱼和熊猫肉还出名呢!”艾蕾一锤定音。

吃过午饭,由任洁开车从龙抄手酒楼去望江楼公园。

一路上,朱一民仍在回味中午的这一顿美餐。他不停地问艾蕾:“艾主任,你说那凤抄手味道为什么那样鲜呢?用西都话说,那叫太巴适了,太霸道了。李麻婆豆腐和胡汤圆就不说了,过去我听人家讲得太多了,而这个凤抄手,简直就不摆了,皮子薄不说,而且抄手皮是透明的,连包在里面的馅儿也看得清清楚楚,嚼起来绵软绵软的,搞不清楚他是用啥子面粉做出来的。再说那馅儿,一口咬下去,满嘴香味,也说不清楚是清香还是浓香,鲜得你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其实你叫我也说不清楚,”艾蕾说,“我只知道这是西都的一道传统美食,代代相传,已经有好几百年了。根据祖辈人立下的规矩,工艺配方是不传外人的,究竟是怎样配料,怎样做成,蒸煮的火候,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据说抄手皮不但要选用上等的御用面粉,而且还要通过复杂的脱粉工艺精制而成,才会有如此完美的色香味。至于里面的馅儿嘛,我也是听有人说过,肉必须从传统农家喂养的熟食猪肉中精选,手工拍打成泥,配上一岁龄以上的土母鸡熬出的汤,再添加适量的盐、生姜、小葱、独蒜泥、鸡蛋清调合而成,关键是怎么才叫适量,外人都搞不清楚。”

任洁说,艾主任说得没错。我听老辈人说,其实凤抄手就是一种汉族人的小吃,凤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西都城小吃的佼佼者。凤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凤,而是创办人及其好友在当时的“风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之事,切磋店名时,借用“风花茶园的“风”字,“风”“丰”同音,以谐音字“凤”为名号,也寓有“凤鸣龙跃”、“龙凤吉祥”、生意厚“丰”之意。“抄手”是西都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虽然西都的“抄手”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但正经“凤抄手”却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首次开设于西都的欢来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迁往珠饰场,六十年代后又迁至秋实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八十来年的历史了。

我远房的表姐现在正在凤抄手的一个分店掌厨,她教过我做凤抄手的方法:将猪肉用刀背捶茸去筋,再加上鸡脯,慢慢剁细成泥,然后加入适量盐、姜汁、鸡蛋、胡椒粉、鸡精搅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