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4/5页)
了一个简短的采访,问到了他的理想。
顾铭夕站得笔直,面前是摄像机,他对着话筒说:“我想好好学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学一份我的身体情况能承受的专业,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自力更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女记者问:“身体残疾以后,你有没有感到崩溃绝望过?”
顾铭夕摇头:“没有。”
“从来没有过吗?”
“从来没有。”
女记者愣了愣,回头对摄像师说:“等一下,这段重来。”
她对顾铭夕说:“顾同学,你考虑一下这样回答,身体刚刚残疾以后,你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整个人频临崩溃边缘,后来因为母亲的照顾,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你逐渐学会了用脚做事,慢慢地才树立起了信心。”
顾铭夕皱眉:“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女记者想了想,“这样,整个故事才有高//潮起伏啊,我相信,你在受伤初期,心里肯定是很绝望的,对吧。”
这是他的人生,在别人眼里,却只是一个故事。
顾铭夕不说话了,他无意让这个陌生人了解自己,这一切本来就是在做戏,所以,他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将她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还用上了十分诚挚的眼神。
女记者满意了。
最后,女记者让戴老师安排几个同学接受访问,谈谈他们对顾铭夕的印象。戴老师很快就找来了四个人。
肖郁静对着镜头笑眯眯:“我是顾铭夕的同桌,与他认识快一年了,我特别地佩服他,他学习十分刻苦,从不迟到早退,画画还画得很棒,总之,我们用手能做的事,他用脚都能做到。我希望他能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我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周楠中:“顾铭夕用脚写的字比我们用手写的都漂亮,冬天很冷,他都是光着两只脚做事,太让人佩服了。”
汪松:“顾铭夕除了学习好,兴趣爱好也很广泛,平时也会和我们一起去踢球,他一点儿不内向的,挺好相处。”
庞倩眨巴着眼睛:“……”
女记者:“同学,你说话啊!”
庞倩对着话筒:“说什么呀?”
“说说你对顾铭夕同学的印象。”
庞倩想了想,说:“顾铭夕这个人……这个人……他……他人挺好的,他成绩很好,我成绩差,他老是帮我讲题,有点儿……好为人师?每次考得好,他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心里挺得意的。他脾气很好,就是稍微有些爱自作主张……”
“……”女记者打断她,问,“顾铭夕同学没有双臂,你觉得他是如何克服困难,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绩?”
庞倩默了一会儿,说:“我从来都是觉得,他的成绩和他有没有手臂,没有关系。”
“行了,同学,我们录完了。”美女记者要收话筒,“收工了收工了。”
庞倩突然抢过话筒,说:“我再说最后一句行吗?”
“?”
庞倩抱着话筒,对着摄像机说:“在我眼里,顾铭夕一点儿也不特别,他就和我一样,和你们都一样。他要是能评上优秀团员,是因为他本身就特别优秀,而不是,而不是因为他的身体……”
女记者抢过话筒,奇怪地看着庞倩:“同学,我们真的录完了。”
庞倩恹恹地松了手。
电视台的人走了以后,周楠中和汪松帮顾铭夕把桌子搬回了窗边角落。
顾铭夕又和庞倩做了同桌,两个人互相看看,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顾铭夕说:“今天真是累死了。”
庞倩问:“你能评上吗?”
“不知道。”
“我刚才帮你说话了,记者让我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