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2/4页)

阿旺指着旁边两块田问道:“村长伯,这是谁家的田?”

村长看了看,说道:“这是德兴家的田地,左边过去那些,是上瑶村的。”

阿旺道:“如果能把这几块田地圈进来用,基本够了。”

这几块田种的都是稻子,再过两个月就能收割。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让出,更换别地方的田地,如果想这个月就动工,那也不可能的事。

里正道:“能圈进来用,正好这地儿方正。先别想那么多,先找人打听下,这几块田是上瑶村谁家的,过去跟人商量看看能不能出让更换。德兴家这块应该不成问题,益咱村子孙后代的事,他一家也是通情理的。”

三人商量后,村长和阿旺亲自去上瑶村找其村长打听,里正则去常德兴家劝说这事。

却说阿旺和村长万友田找到上瑶村村长莫易纲,先询问那几块田地是谁家的,再把来意说明。举人老爷亲自登门拜访,莫易纲颇是荣幸,忙将二人请进堂屋上茶招待。待一听是要建学堂,就纳闷不解了,这不有家瑶田私塾吗,附近的娃儿都是来这念学,咋还要建学堂?

阿旺就笑着将建学堂的初衷和想法说了,又将建立一所上规模的好学堂的种种好处详细列举。

莫易纲专注地听完,也生了自个的想法。瑶田私塾不成气候,一是学堂窄小,居于村里头,二是请不来好夫子。当初也就是让娃儿们能识文断字,没想那么深远。

如今听了阿旺的畅想和展望,莫易纲也心动,尤其当知道阿旺当初就在瑶田私塾念过学,后来是转到县城的东风学堂,才考取秀才,后又考取举人。县城的东风学堂有名气,莫易纲是知道的。如果能在自家门前建一所像东风学堂那样的,再请来好的夫子,还愁不出人才吗?

莫易纲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说他也想带村人加入凑份子钱。当即就让阿旺和万友田等候,他立即召集村人到自家门前空地开会,将筹集资金办学的事情说了。

上瑶村人听了后,有的认为村里头就有私塾,没必要再凑什么份子钱办学,有的人觉得这乡下地方,哪个会来?有的则表示听村长的。

一时间众人纷纭。阿旺和万友田互相交换眼神,觉得莫易纲虽有心办这事,只怕村民是不愿意,或者说是没那个意识。

这几年,在温家的带头和帮助下,落日村得益最大,全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温家把固定种菜也发展到邻近几个村子,在不影响种稻麦的前提下,这几个村大部分人家都成为温家的固定菜农,平均每户种植三到五亩的菜地,每户人家种的菜种也不尽相同。

而收割菜蔬,运输,需要不少人手,那些没有种菜的人家,就给温家打短工增加收入。一些人口多的家庭主动要求成为温家的佃农,是因为温家不苛刻他们,这也为他们增了收入。此外,温家还从他们当中,选招了一些人去铺子做伙计,这又是一项收入。虽然和落日村相比,还有点差距,但也不大了。

而落日村人口少,万友田早年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从阿旺和四儿身上他又看到了另一种希望和期盼。

温家的长工下人,个个都识文断字,连带在温家做事的村民也跟着识了不少字。他们常日跟温家接触,多少也受了些儿影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回了家里,又在有意无意中,将这影响慢慢地浸到自家人脑子里。这也是万友田召集全村人开会能顺利取得响应支持的原因。

不出阿旺和万友田所料,莫易纲并不能说服自村人也参与建设学堂,只好作罢。叫了那几块田地的两主人留下,万友田便把来意说了,希望能更换那几块田地建学堂用,并把更换的位置给说明。

两人想了好一会,又走到边上去咬耳朵,才过来说更换是可以,但他们有个要求,就是学堂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