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3/5页)
阮小七留下的手下,将谭玉的意思一说,那手下当日就往河曲府送信去了。
崔尚书夫人不顾新妇初婚一年之内不得回娘家的说法,将崔四娘叫回了崔府。
尚书夫人拿着谭玉派人送过来的信,拍着炕桌,瞪着崔四娘,厉声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吃什么干醋?你怎么如此短见,以前我还觉得你明理善断,真是枉费我多年的教导。”
崔四娘闻言顿时泪流满面,哭道:“娘娘,你可知我心里的苦?郎君虽然夜夜睡在我身边,可是人在心不在。我天天强颜欢笑,还要对他体贴关怀。
成亲没出半月,我的小日子来了,就问他要不要将两个丫头都开了脸伺候他,谁知道他竟然没有拒绝,还点了头。
哪有新婚不出一个月就收通房的,便是那些纨绔子弟也知道装上前三月。您知我当时的心吗,那时恨不得挖出来给他看看。”
尚书夫人也气恼李瑾不给崔四娘体面,但还是劝道:“你便是给,李太傅也不会留下这个话柄让人诟病的。你怕什么?”
崔四娘答道:“曾阿翁好像不太喜欢我。”
尚书夫人冷冷地看了她一眼,道:“你别打马虎眼,那点儿小心思在我面前还不够看。
李太傅给我说了,是你新婚没几天就在府里到处打听。这些年我白教导你了吗?”
崔四娘马上请罪,道:“孙女只以为侍女都知道的,后来被婆婆教导就再不敢了。”
尚书夫人道:“我看你是顺风惯了,所以手段粗陋也不在意。是,你是不敢了,你在府外折腾了。难道不知道崔家现在烈火烹油,圣意难测,你怎么还能与自己人斗起来?
甭说没影子的事,便是确有其事,你作为李五郎的娘子也要想方设法替他瞒着才对。”
尚书夫人越说越气,一下把茶碗砸到了崔四娘的脸上,热茶浇得她尖叫一声,跪地求饶:“娘娘,饶了我吧,我当时知道是谭家大娘子以后,脑子发昏,一时冲动才做下这般事。”
尚书夫人指着崔四娘骂道:“如今谭侍郎心里也必生了不满,你这个惹祸的头子,真真气死我了。”
崔四娘跪着趴到尚书夫人腿上,哭道:“娘娘,我说了,可以与那谭家大娘子效仿娥皇女英,将她纳进李府,什么丑事不就大被一蒙就算了。”
尚书夫人就手“啪”的给了崔四娘一个耳光,口中骂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算计那点子事?你这是要害崔府啊。”
崔四娘摸着被打的地方,忘记了哭,她从小没挨过一下子,头次被打,还是最疼自己的娘娘打的耳光,被打得愣住了。
尚书夫人再不看她,道:“你赶紧回去吧,李太傅给李五郎定下了她娘家表妹做二房。”然后就让侍女带着崔四娘下去。
崔四娘浑浑噩噩地回到了李府,家里没什么变化,婆婆也没找自己说话。
崔四娘想来想去,还是打算等李瑾回来,自己好好细说,最好能说动李瑾,反正他必是乐意纳谭大娘子进来的,这样被坏了名声的二房,对自己来说,可比婆婆的侄女强多了。
崔四娘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好容易李瑾下了衙,回到自己的院子。侍女一说郎君回来了,崔四娘忙坐好,手里拿上绣棚,装着在那里绣花。
待得李瑾进了屋,崔四娘马上放下手中的针线,亲自上前帮着换外衫,又要给他烹茶。
李瑾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不发一言。崔四娘让他看得心里发毛,柔声问道:“郎君,可是有事?”
李瑾自从在张数那里偷看了崔四娘的狠辣,才知道这女子那般贤良的名声都是骗人的。
想到成亲前夕,张数跟自己说的话,明晓得他是恨崔四娘,所以才挑拨离间,却也不由地被影响了。
新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