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部分 (第2/5页)
迈克尔莱维特!
这位他就更熟悉了,和前面的马丁卡普拉斯一样,这位迈克尔教授是另一位1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持有美国和英国双重国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
与马丁卡普拉斯获奖的理由一样,不过他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这位迈克尔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是生物计算,而且他就是最早指导dna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学者之一!开启了生物物理领域中“从结构到功能”研究的新纪元!
简单一句话,两个人都属于科学界“大魔法师”级别的人。
然而正是这么两位“大魔法师”,竟然都被挡在了门外面?
再看看其他人……一个个的名气和成就丝毫不比这两位学术界大佬低,甚至是只强不弱。
嗅到了大新闻的味道,这位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立刻让负责拍摄的助手将镜头对准了他们,满脸笑容地上前,将采访的话筒递向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表达自己心中不满的机会……(未完待续。。)
第1247章 又上头条了?
展会结束的当晚。
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采访内容。
除了被展出的标本本身外,还播出了三十多位教授在展会办公室门口抗议的内容。
网上。
推特上。
脸书上。
一切以西方人群为主体的社交平台上,在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的后半段内容播出后,顿时炸了锅。
“连马丁卡普拉斯都被拒绝了?星环贸易的人是想干什么!”
“还有迈克尔莱维特,我认得他,他是我们剑桥大学的杰出校友!”
“虽然这些名字都看不懂,但总之他们拒绝了我们参与研究?为什么?”
“我仿佛回到了冷战时代,一道铁幕正在从太平洋落下……”
“这是阻碍学术自由!”
“……”
社交媒体上的声音分成了立场鲜明的两派,一部分人对此表示理解,毕竟星环贸易。另一部分人则是义愤填膺地谴责星环贸易,没有社会责任心,用冷战思维来阻碍学术自由。
当然,大部分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毕竟海洋之心的展馆可以随便出入,不少游客都拍到了照片,发到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很多人也都从电视上,满足了自己的火星生物的好奇心。
至于什么“学术自由”、“冷战思维”之类的东西,关注的人还是太少了。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几个破标本而已,不看就不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些发生在脸书和推特上的争论,国内的小朋友们是没法凑热闹的。不过不少国人还是从海外党搬运的bbc视频,了解到了这个事件的始末,并且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表了看法。
只不过与脸书和推特上不同的是。
在围脖上。
在朋友圈上。
整个华语文化圈都在用的未来人1。0上。
完全是另一片景象。
“星环贸易碉堡了!”
“哈哈,气死那帮鬼佬,国际空间站不带我们玩,高精度机床对我们禁运,搞了半个世纪的技术封锁没见你们这群圣母们跳出来嚷嚷学术自由、科学无国界,怎么这会儿蹦出来了?”
“马丁卡普拉斯?好久不看世界杯了,哪个球队的?”
“哈哈哈哈,诺贝尔奖得主又如何,没你们帮忙咱华人科学家一样能研究研究透!”
“当初让你们加入地球防卫同盟不进来,为什么不让你们参与研究?问问你们的总统呗。”
社交媒体上热议纷纷的时候,传统媒体也对这件事做了一定程度的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