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4/5页)
样,都坚持自己才是正宗。
李肆头痛,怪不得华夏大地出不来工业化呢,这知识产权就跟武林江湖一般,先别说交流了,那就跟儒家学术一样,必须得有个正统和不正统的区分。
等他进了铁匠铺时,双方的争执已经从枪管锻造的基础工艺发展到了锻台工具的区别上。
“我的月牙台才是最精深的技术!要让枪管内外浑圆,就得靠这月牙台练出技术!”
米德正五十多岁,须胡全白,之前带着矿丁匠人们来找李肆时,态度还颇为恭谨,可说到这技术,他却是神气勃发,有如帝王一般,绝不居于人下。
“咱们可没时间再去练上三十年!我的云沟台才最合适!”
两人连锻枪管用的锻台都不一样,似乎其中还有着复杂的说道。田大由的技术是另一流派,他也不肯向米德正低头。
李肆听得鬼火冒,现在他是没搞出水力锻锤,否则你们两个全都滚蛋,当这是华山论剑呢?
【1:火-药颗粒化技术在明代就已成型,不要以为那是西方专利。只是在细节上,比如颗粒细密度、混合均匀度和表面光滑度上,不如西方工业化后的水准。颗粒火-药被用作发射药,粉状火-药用作引火药,在鸟枪上前者叫枪药,后者叫引药。清代中前期还是比较讲究的。到了中期后,火器荒废,这方面的讲究也就粗疏了许多,甚至还出现了直接将引药当发射药用的情况,以讹传讹,后世很多人都认为颗粒化技术是从西方传来的了。】
第八十二章 我有金手指
() 米德正和田大由的两条技术路线,李肆都有所了解。
米德正是传统的拼接法,《天工开物》的记述就是如此。以几根熟铁条锻打出一根短管,再以两三根短管焊打为一根长管。这条路线的优点是可以造长枪管,而且分段枪管冷却相对均匀,坚实程度有一定保证。但缺点也很明显,枪管的质量由分段的焊接决定,而这焊接手艺全靠经验,没个十年以上的积淀,可出不来合格产品,这是所谓的精工路线。
田大由的流派与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上说的鸟枪造法相近,也就是以双层熟铁板直接卷合。这个技术的优点是枪管不必焊接,但缺点是造不了长枪管,而且整管锻造时的冷却不够均匀。造成管身前后质地有差别,冷却差异太大的话,也很容易炸膛。
原本李肆在十来天里造出百枝鸟枪的计划,难点只是在钻枪管上。可现在两人这么一争,连造枪管都成了难题。如果两人分开各干各的,米德正拍胸脯说十天能拿出三十根枪管粗坯,田大由也报了同样的数量,可瞧两人如斗鸡一般互相瞪着的眼神,就知道这数目完全是斗气的结果,就算他们能拼出来,李肆对枪管的质量也没办法放心。
“我只有十来天的时间,没功夫给你们的技术流派作什么正统不正统的评判,现在只需要借重你们最基本的知识,大家结成一个整体来做这事。”
李肆看看围着铁匠铺的一圈汉子,心说既然没有蒸汽机,也没有水力锻锤,那就拿人力堆好了。
听了李肆的安排,米德正和田大由两人心里都是一半火焰一半冰,在这之上还被疑惑的浓雾重重包裹着。
“不堆人力,那叫什么大跃进……”
李肆再次检查过自己的方案,同时从两个炉头那确定了没技术上的明显问题后,心里这么说着。
他的方案是不让田大由米德正分头自己打造,而是围着一套工具携手合作。而这套东西很野蛮很暴力,以前在凤田村造炮的时候,何贵曾经作过炮芯的旋转提取架,就用这个架子改造成人力锻锤。用几百斤生铁当锻锤,以人力推杆借助齿轮提升锻锤,由此来整体锻打枪管。这样作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枪管的冷却不均,同时为后面直接转用水力锻锤打下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