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部分 (第2/5页)

昊领兵屠城,灭了亚齐一国,将这里划归西洋公司管治

今日马六甲之乱,看似又是亚齐之乱的重演,但情况有所不同亚齐之乱只源于当地穆斯林与华人天庙的信仰冲突,而如今的马六甲之乱,背景更为复杂

“一对是暹罗的大将军郑镛郑信父子一对是宋卡王吴阳吴文辉父子”

奴隶贩子说到的两对父子都是华人,马六甲之乱,就源起这两个人郑镛和吴阳都是在英华建国后才投奔海外的但他们都是循着旧世的海外关系而去,并没有投向吕宋或者勃泥等殖民地

郑镛是广东澄海人,去了暹罗,得了暹罗财政大臣的赏识,当了一个小小官吏那时正是英华商人赶赴暹罗大兴造船和稻米业的黄金时代,郑镛借机搭线,很快成了英华造船业在暹罗的大商代之一恰逢英华拉着暹罗打柬埔寨,战吕宋,再打缅甸、万象,多年征战郑镛参与船队调度运兵运粮,屡立大功,又入了暹罗皇帝的眼,委他为海军大臣,授以大将军之位

郑镛不懂打仗,可他的儿子郑信却是天才从英华香港海军学院毕业后,仿效英华伏波军建起一支随船步兵,打击暹罗湾内内形形色色的大小海盗,很快就声名鹊起而跟柔佛苏丹国之间爆发的几次冲突,他的部队更展现出了接近英华的骁勇和战力,暹罗皇帝不惜以皇女下嫁,希望能笼络住他,不让他回归英华

相对郑镛而言,吴阳就更是白手起家的豪杰此人本名吴让,南洋土著唤歪了音,成了吴阳他是福建漳州人,圣道十年左右跟父亲到了北大年不久后北大年华人就集体迁移到马六甲一带,但有些人不舍熟土留了下来,吴阳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本地华人渐渐凋零,但成年后的吴阳却长袖善舞,不断经营,游走在暹罗和柔佛之间,十多二十年下来,暹罗和柔佛苏丹国天猛公治地之间的几座城和上百部落,竟然都置于他的管治之下而他也同时从暹罗和柔佛、天猛公两国拿到了藩属名义,几乎成了独立一国

吴阳的儿子吴文辉也不是普通角色,毕业于黄埔陆军学院,心怀大志,不仅想让宋卡独立为国,还对南面柔佛苏丹国垂涎不已他曾对父亲说:“陛下封帝四海,吾等生逢此时,何不请之?”

这野心不止吴文辉有,郑信也有,而他们的父亲都持“只要不惹恼天朝,怎么都好”的默许态度

可惜,两边各有各的苦衷英华视暹罗为南洋要害,绝不容郑家为夺帝统搞乱了暹罗而吴家这边又是靠着一小撮乡党撑起的场面,吴阳能坐稳宋卡王位,上靠周旋于暹罗和柔佛两国之间,下靠一帮穆斯林长老所团结起来的土著信徒

两家都不甘心,据说通过一次海上会盟,商定了一项合作:在获得英华天朝许可的前提下,跟马六甲华人合作,三方瓜分柔佛苏丹国

三方各有好处,马六甲华人自此可以摆脱柔佛苏丹国藩属的名义,是成为英华直属地还是怎么的随意吴家以柔佛王国故地建国,而郑家获得北大年、宋卡等地的管领权,以暹罗藩属的名义独领一国

英华官方并未对此事发表公开言论,但就圣道三十八年后,郑家吴家都有所动作看来,至少上层是默认,乃至乐见其成的柔佛苏丹国在十多年前就断绝了王统,首相篡位治国,国弱民鄙,在这个大时代下就是被鱼肉的对象如果不是考虑到亲自动手会触动南洋诸国以及欧罗巴人的连锁反应英华早就赤膊上阵了

这两对父子的谋划似乎都还跟马六甲之乱搭不上线,可到圣道四十年,吴家宣布起兵讨伐柔佛“伪王”时,事情就凑到一起了

马六甲这边本是华人为主体多年发展下来,靠着地利之便,华人全都富了起来,大量引入土人干下等活,加上人口贩子入驻马六甲,顺带干起了转卖土人工奴的生意,土人越来越多同时也涌现出一个富人阶层

圣道四十年时,马六甲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