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3/5页)

不如让他先说说。”

邬思道插言道:“四爷和我们俩都想听听改之的意见,改之向来见解独到……”

顾错恨恨地看着这两位,他们分明就是看她热闹的!眼看着自己推脱不过去了,顾错抓起身边的茶杯一饮而尽,说道:“‘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顾错一激动差点念出‘帝王休’三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四阿哥笑道:“改之的朝代歌编的不错,小孩子学史时倒是容易记得住……”

顾错一个不留神盗版了朝代歌,闻听四阿哥此言,冷汗顿时冒得更多了,信口说道:“别的咱就不说了,我最近正在读隋唐史,就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到隋炀帝杨广被绞杀,共是三十七年,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就这短短的十四年,强大的隋朝就被他败掉了,要是评历史上谁最能败家,隋炀帝要是自认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就连秦二世也不行……”

四阿哥气道:“这种事儿还有人来争吗?赶紧说正经的!”

顾错一哆嗦,一本正经的说道:“是,说正经的……可以说隋炀帝是个典型的败家皇帝,但是隋朝的历史地位却不容忽视的,盛唐的许多制度都是在隋朝时确立的,那么为什么唐初能如此繁盛?而唐末农民纷纷揭竿而起?以至宋朝、元朝、明朝亦是如此,基本都是同样的制度,为什么开国之初都很繁盛,而后都逐渐消亡?不知道四阿哥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书房里一片寂静,四阿哥的脸从没有过的凝重。

顾错小心翼翼的说道:“可以说这些朝代的基本制度没有什么重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

顾错的手心也开始冒汗,貌似今天又说多了。

第四十六章 伶人、看客

其实顾错所说,并不是无的放矢的胡说八道,封建制度本身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肃清吏治,谈何容易?

顾错惦记着绣坊明天开业的准备工作,这些国家大事儿本来就不是她愿意操心的,要不是看在同是爱新觉罗后裔的份上,就连这些话她还懒得说呢!看着身边这几位被她一炮轰得都陷入沉思状态,顾错就想偷偷地溜走,四阿哥早就留意她,看见她又故伎重演,咳了一声:“改之,你既然提出了问题,想来已经找到解决的方法了。”

“哪有什么办法?”六月的天气已经很热了,虽说四贝勒的书房温度不高,顾错的脑门也开始见汗,心里琢磨着就是有办法现在也不能告诉你,其实就是告诉了你,你现在手中没有权利,那也是枉然,还是趁着年轻自己好好想想吧!

顾错的心声却不能说出来的“四爷,刚才我所说的这些,都是读书时自己瞎琢磨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想到了这个问题,却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正好现在四爷、邬先生、戴先生都在,你们都比我聪明,社会经验又多,邬先生、戴先生更是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我就向各位请教一番,也许能想出好办法来,我呢,也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

好不容易说通了四阿哥,顾错终于成功的溜出书房,只剩下三人面面相觑。邬思道惭愧的说道:“枉我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自以为满腹诗书,却还不如改之小小年纪思考得多,的确如此,历朝历代几百年一更替,可这规章制度却是一直延续下来的,没有丝毫的进步……换汤不换药?要想换药?又谈何容易?”

戴泽摇头说道:“王路兄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没有发现问题,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久而不知其弊,没觉出什么也很正常。而改之……她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是匪夷所思,根本就不受什么世俗束缚的……说不定她有什么好主意不肯跟我们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