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众皇帝争夺岳飞(一) (第1/2页)
赵匡胤被朱棣的话愣住,心中必然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早已离世数百年,而后世子孙的行为和决策,自然与他这个赵家祖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界限。
赵匡胤可能会深吸一口气,试图以平和而坚定的语气回应:“朱棣,我理解你的质疑。然而,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每一个皇帝也都有其自己的决策和选择。作为赵家的祖宗,我自然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继承我们赵家的优良传统,为国家、为百姓谋求福祉。”
面对赵匡胤的回答,周依然不满地皱起了眉头,她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她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试图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周依然对赵匡胤说:“宋太祖,我并非不尊重您的意愿和期望。但我认为,仅仅继承优良传统是远远不够的。后代子孙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历史形势时,应当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更为创新的作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国家和百姓谋求福祉,更应当追求长远的繁荣和进步。”
继续阐述:“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过去截然不同。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继承传统,而应当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为国家和百姓开创出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但,您宋太祖确开了一个不好的头,重文轻武,这导致后面的皇帝有样学样,甚至,文臣比武将还要,就像现在的岳飞将军一样,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受迫害,这不仅是对岳飞个人的不公,更是对所有的武将都不公平。
当周依然表达完对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对岳飞将军影响的看法后,她替所有的大宋将军感到不值,这反映出她对历史中那些为国家付出巨大贡献却遭受不公待遇的将军们的同情和惋惜。
她可能认为,这些将军们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和繁荣,但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在“重文轻武”的政策下,武将们的地位被削弱,甚至遭受迫害,这是一种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极大损害。
周依然的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她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也反映了她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她希望大宋的文官们能够铭记这些英雄们的贡献,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荣誉,同时也希望大宋的官员们汲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周依然慷慨激昂的言辞确实能够深深触动人心,特别是对那些本身就爱护人才的赢政等人来说,更是让他们热血沸腾。
尤其是对武将十分爱护的李世民,他走上前去,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和讽刺,看着赵构冷笑道:“赵构啊赵构,你根本不配当这个皇帝!像岳飞这样忠心耿耿、精忠报国的将领,你竟然不懂得珍惜,如此良将,朕要定了!朕会带他回到我大唐,让他在那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用。”
赵构听到这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刚想开口反驳,却被一旁的朱棣抢了先。朱棣冷哼一声,接着说道:“哼!李二,你手底下已经有那么多能征善战的文臣武将了,难道还差这一个岳飞不成?依咱看呐,岳飞还是应该跟着咱回大明才对。咱大明正需要像岳飞这样智勇双全的人才,只有在咱这里,他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当李世民与朱棣争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刘彻竟然也掺和进来。只见他用力地将两人拉开,并大声说道:“够了!你们两个都给朕闭嘴!听朕说一句,这岳飞理应随朕回到大汉去!”
刘彻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让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惊。李世民与朱棣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嘀咕:这刘彻怎么也来插上一手?
刘彻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气中炸响,让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惊。他们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