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 (第2/4页)

有一位道人。自称普大师。能掐会算,按五行八卦之术。算得扬州大吉。李文修也是疾病乱投医,闻言便不冒险逃奔海上,却反往扬州跑。他原本以为,这是出人意料。多半能够瞒下去,谁知他的蛛丝马迹,早被胡宗宪和锦衣卫的人有所察觉,最终还是做了自投罗网的瓮中之鳖。

严鸿听得哈哈大笑:“好好,好一个普大师,助本钦差立下大功,实在是一个妙人。可恨李文藻那厮却不曾听他的妙算。走脱此人,不得畅快我心。”

这时,那被打得满口流血的李镜湖,却又挣扎着醒来。强撑着说道:“钦差,你与我家叔父,是有些过节,可是我李家如今家破人亡,你还有什么不满?便是再大的仇,也该出气了吧?你志在开海,满怀报复,心中便认定我家叔父李文藻这等人乃是大奸大恶。但你可知,我家叔父在嘉靖二年就上过开海的折子。结果又如何,朝内诸公,对他口诛笔伐,甚至当面斥骂,直把他比做那祸国殃民的祸根。因此叔父万念俱灰,也只好安心的做同番的生意,赚这笔银子,再靠银子,打点关节,维持势力。他一心为国时,是千夫所指的奸臣佞幸,满身铜臭。等他真做了他们口中那样的人,蝇营狗苟,违法捞钱,却反而成了江南及时雨,一等一的大善人。钦差,你想一想,汪直算什么东西?他当初无非是许栋手下一个管仓小儿,如今便敢号称徽王。你为了他,就和我们李家做成死仇,这又何必?而且汪直、徐海等辈,出身卑贱,心计歹毒,同患难固不易,同富贵则更难。你今日相助他们,就怕来朝,其养成羽翼,不受节制,反成了你的祸根。钦差大老爷,你想一想,何不用我李家为臂助?我李家本是海商根基,广有人脉,有您的支持,我李家自可于海上与汪直、徐海之辈争一番短长。到时候为朝廷打下一片好基业来,不比灭了我李家更好?”他虽然被打得嘴破牙落,舌头肿胀,说话难免含糊不清,可是侃侃而谈,却也是有板有眼。

那李文修也壮着胆子插进来道:“严钦差,我与那文藻兄弟,都是一副胡须雪白,还有几日好活?便是你今日杀我,也无非让我早投胎几日,又有什么用处?若是你留下我李家这几条命,却可为朝廷再立新功。你精于盘算,这其中的得失,难道想不明白么?我家的至交,遍布江南。开海之事,也离不开大家同心协力。再者,江南这些大族,谁家私通倭寇,谁家有何弊情,我那文藻兄弟也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只要你肯绕了我们的命,我们将这些事全都一一为你分说明白。你拿捏了他们的把柄,还怕他们不肯听你号令么?”

王翠翘一旁听着,紧咬银牙,面色发白,身体不住的颤抖。她对李家两兄弟恨之入骨,是他们让自己从天堂跌入地狱,是他们让自己坠入火坑,甚至自己的清白之身,也是被这对道貌岸然的畜生夺走。可是看李镜湖、李文修在此侃侃而谈,却也不能不承认,说的未尝没有道理。

鸿弟或许对自己有些迷恋,可是这迷恋能有几分?他是个男人,男人谁不想建功立业。至于自己……哎,就她对男人的了解,男人多的是喜新厌旧。只要得了那女人的身子,便是九天仙子,在男人的心里也会迅速蒙尘。况且严鸿身边美女如云,又怎么会真为自己这个比他大好几岁的女人而牺牲如此大的利益?

说不定,下面就会是严鸿亲自为李家叔侄解了绑绳,请来上坐,化敌为友,相视一笑泯恩仇什么的,还要做出一副笑脸,称赞一番这个佳话。古来霸主枭雄,谁不是如此?听那说评话的先生说过,张绣杀了曹操的大儿子,投降之后,曹操依旧是这般对待,而不是拿剑把张绣捅死。

王翠翘正在想着,却见严鸿果然离了坐位,向李文修走去,口中道:“李家不愧是江南豪门,说的不错。你我之间也没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仇恨。至少比起你,们能带给我的好处来讲,这点过节确实算不上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