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第1/2页)

葉楓與三個滿懷熱忱的青年交談了一宿,他們暢談強國之路,雖然有分歧,但思路也在逐步接近,相比較而言,洪仁玕的想法還有些理想化,黃勝批判性更強些,容閎的認識比較全面,也更深入,這和年齡無關,只是三人的經歷不盡相同而已。

葉楓也力圖影響洪仁玕地一些觀點,主要來自於自己的分析和後世對太平天國失敗地經驗總結,其中最關鍵一點是天京絕不能被動防守,以太平軍的實力,無法同時防禦江南、江北、北、南四個方向,即便取得一兩次戰役勝利,也無法扭轉戰略上的劣勢。

他向洪仁玕表示,如果太平軍能夠攻取浙江,占領杭州、紹興或者其它沿江沿海城市,他願意提供一些武器方面的支持,至於現在的江寧處在長江腹地,交易風險太大,不是在非常必要地情況下,葉楓不能冒險。

葉楓還建議洪仁玕,實施新政不必求大求全,而要注重實效,宏觀政策可以作為政治武器,具體執行要鍥合現狀,要考慮太平軍現有成員的接受程度,能夠落實才行。

以太平軍的現狀,強軍是第一要著,發展工業也以軍工為主,但是一切假設,必須建立在太平軍扭轉目前不

略態勢才行。

最後,葉楓建議洪仁玕在去天京之前,可以前往福建與翼王石達開見面,盡力促成翼王和天京在軍事行動上的配合,大家現在有共同的敵人,必須攜起手來。

在充分的交流以後,大家都認識了復興中華的征途中會遇到重重困難,但也覺得眼前開闊了些,更有信心。

洪仁玕本想請容閎、黃勝與他一起去天京,被兩人拒絕,在交談以後,他們更希望留在當前形勢最為明朗的台灣,跟著葉楓做些實事,如果洪仁玕的想法能夠在天京實施的話,他們再過去。

黃勝原本在英華書院印刷所工作,葉楓就邀請他前往上海商務印書館做編輯,並可參與《華夏時報》的編輯工作。

容閎則留在葉楓幕府,負責籌辦台灣府的各級新式教育、工業學校並組織幼童前往歐洲和美國留學,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葉楓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事,先是委託陳東在中國運作八十少年前往歐洲學習,回國後,又先後在台灣組織四十少年往美國學習,在舊金山也專門建立了華人學校。

在台灣則建立工人夜校和軍營夜校,但是因為精力特別是師資的關係,葉楓一直未能在教育方面進行專門的規劃和建設,直到和容閎交談以後,才認識到此事的重要,便全權委託容閎運作此事。

&ldo;葉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在下一直記在心中,掛在口上,今日有此機會,必不負重託,&rdo;葉楓在歐洲曾經有感而發的那段&ldo;少年中國&rdo;,已經被他的隨行人員傳到中國,容閎確實深受感動。

&ldo;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rdo;容自信滿滿地笑道:&ldo;但願這一日早些來到。&rdo;

&ldo;那這華夏復興的希望就託付容先生了,&rdo;葉楓和容閎都是出過洋的,對傳統的那種字、郡望的稱呼也不習慣,只以姓相稱。

按照容閎的意思,將仿照西方建立小學、中學的基礎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大學,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在學科方面,容閎以為中小學當開設語文、數學、史地、科學等科目,大學則實行專業分科教學,但是大中小學都要將聖經作為必修的教科書。

葉楓只對這一點提出反對,他知道容閎曾經在教會學校讀書,也是基督教徒,但他認為宗教信仰是個人的選擇,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他們要辦的學校是國民教育,需要強調國民性,不應該強制灌輸宗教方面的意識。

容閎雖然認為聖經的教義也是強國必須要知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